消息人士透露,醫院管理局的病人中,在撇除獲豁免收費的病人後,八成人支付的醫療費一年少於900元,1%人的一年醫療費超過一萬元,主要是重症病人。政府希望增加對重症病人的資助。
政府補貼達97.8% 創新高
醫管局設有醫療費用減免機制,領取綜援人士,和年齡75歲或以上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都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而其他有經濟困難人士,若通過入息與資產審查,亦可申請全部或部分費用豁免。
消息人士表示,撇除這些獲費用豁免的人士,醫管局的八成病人,一年在公立醫院的醫療開支少於900元,估計多數不是病情嚴重的病人。只有1%的病人的一年醫療開支超過一萬元,多數為重症病人。
消息指,現時醫管局的收費中,政府補貼佔整體支出的97.8%,是歷史新高位,因此需要全面檢視整體的收費。調整收費方向是希望一般負擔得起的病人,負擔多一些,對急危重症病人,例如癌症病人需服用標靶藥、罕見病人需服用生物製劑、通波仔手術需用支架等,希望對他們的資助多些。
額外收入全數投入服務
消息人士強調,公立醫院收費調整後,現時費用豁免的有關安排不會改變。對醫管局收費的整體資助率,仍會超過90%,加價後的額外收入會全數投入醫療服務。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表示,正考慮門診病人使用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造影檢查,研究逐項收取共付費用。
盧寵茂說,現時這些檢查在門診完全免費,政府資助達到100%,需求不斷上升,同時也造成一定的過度使用,導致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因此,考慮門診病人需承擔部分費用,但急症室和住院病人的檢查費用將繼續包含在整體收費中,不會按項收費。
據了解,政府將於短期內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檢討結果,屆時會聆聽立法會議員、不同的病人組織的意見。
大公報記者易曉彤、戴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