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大公報》去年報道多區飆車造成噪音擾民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左圖:新界北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特遣隊一連兩日在區內重點打擊非法改裝、超速駕駛及其他相關罪行。
非法賽車及改車不但違法及隨時害人害己,飆車發出的高強度噪音更令居民飽受困擾。警方打擊飆車及改車一直不遺餘力,惟情況屢禁不止。《大公報》去年3、4月刊出「多區飆車噪音擾民」的專題報道,探討善用科技執法。
新界北總區交通部由前日起,連續兩日(15、16日)在區內展開執法行動,重點打擊非法改裝、超速駕駛及其他相關罪行,扣查17輛懷疑非法改裝車輛,對105輛疑超速行駛的車輛發出告票,並發出75張違例定額罰款告票。有專家及議員建議,除了加強執法行動及處罰,更要善用AI執法。\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新界北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特遣隊在周六及周日,連續兩日在區內進行代號「火炬」行動,打擊行動期間,人員在大美督、鹿頸路及新娘潭路一帶的飆車黑點,截查約40輛疑涉及非法改裝的私家車。經檢驗後,發現其中17輛懷疑經非法改裝,涉嫌違反《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涉案車輛已被扣留於大欖涌車輛檢查中心待進一步檢驗。此外,警方向另外11部涉事車輛發出欠妥車輛報告。
其間,警方偵測到105輛車懷疑超速行駛,將會向有關司機發出告票。人員亦就其他交通違例事項共發出7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噪音滋擾 居民促加強執法
警方呼籲駕駛人士切勿以身試法,並會繼續加強執法打擊非法賽車、非法改裝車輛及其他交通違例事項,透過嚴厲執法,確保道路暢通,保障市民安全及提高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意識。
香港的非法賽車和改裝車飆車產生的聲浪問題,數十年來一直困擾居民。有住在灣仔北及北角城市花園飽受飆車噪音干擾的居民,昨日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居所即使遠離高速公路,亦常在深宵被強烈的飆車聲浪吵醒,雖然警方今次執法不在市區,「每次見到警方這樣的行動都會拍手叫好,現在是AI時代,希望警方加強執法外,多利用科技配合打擊執法。」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過往傳統部署如「圍追堵截」、影快相和雷達測速等打擊方法,難以根本解決問題,且要動用不少人力,而興建隔音屏障雖可減低噪音,惟隔音效果不彰。他建議政府參考其他國家及內地做法,採用更多智能科技手段執法,在相應路段加裝電子眼及偵查聲浪的相機等設備,對超速及發出過高聲浪的車輛,拍照調查並發出告票,將更有效打擊飆車及改裝車的噪音擾民問題。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十分贊成善用科技打擊交通違例事項,例如加設電子眼、「區間路段測速機」及噪音辨識監測等設備。科技執法不但可減少浪費人力資源,亦令駕駛者明白和習慣「就算無警察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實行智慧交通。此外,加強對駕駛者的不超速、不非法改裝車輛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