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消費陷阱/豬肉瘀黑變紅潤 生鮮燈誤導消費者

時間:2024-08-14 05:01:38來源:大公报

  圖:葵涌童子街有多個肉檔,圖中右方肉檔使用了一排生鮮燈,左邊一間則堅持用普通燈照明。

  編者按:豬肉是港人主要肉食,去年每日消耗逾3100頭活豬,近期平均每日進食約二十公噸冰鮮豬肉,因此豬肉品質亟需要有保障。《大公報》關注民生,揭露部分肉類商人的取巧經營手法,包括使用內地禁用、可令肉類看似新鮮紅潤的「生鮮燈」,在本港肉檔仍隨處可見;有肉檔更會偷工減料,市民購買豬肉隨時被「呃秤」,要小心防範。

  可為食物及肉類「整色整水」、有如加了「美顏濾鏡」功能的「生鮮燈」,去年底在內地已被禁,惟該燈在香港的店舖隨處可見。大公報記者日前走訪各區肉檔,九成以上均裝上「生鮮燈」。法律界人士表示,商戶安裝「生鮮燈」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之嫌,認為本港當局應跟隨內地一同禁燈;立法會議員亦認同禁燈做法,並指可還消費者肉或食物真實的顏色,方便選購。\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 盧剛昌、張凱文(圖、視頻)

  「我在肉檔看到塊豬肉色澤紅潤,十分新鮮,沒想到買回家,卻變成瘀瘀黑黑。」家住葵涌的陳太經常光顧區內的豬肉檔。早前,她看見一檔新開業,檔內安裝多盞發出紅光的燈,將豬肉照得紅潤,十分新鮮的樣子,價格又較鄰近肉檔便宜,她購買一斤脢頭,想用作蒸肉餅,豈料回家發現豬肉沒有在肉檔看到的紅潤,肉色暗淡並呈瘀黑,還夾雜大陣的膻臭味,「這樣不就是騙人?」

  大公報直擊 蔬果檔亦使用

  事實上,這些在肉枱上的燈,在行內名為「鮮肉燈」,又名「生鮮燈」,在業界十分盛行。一名業內人士直指,近九成肉檔也有用「生鮮燈」,而冰鮮豬肉當新鮮豬肉的情況更是常見,有些肉檔會把冰鮮和新鮮豬肉混合一起出售,而「生鮮燈」成為化妝道具,將豬肉「整色整水」。

  大公報記者日前到各區查看,發現大部分的豬肉檔均安裝該類「生鮮燈」,在鮮紅的的燈光照耀下,豬肉呈現出鮮紅色,感覺十分新鮮。大埔大光里內有三檔肉檔,均裝有「生鮮燈」;天水圍天秀墟三、四個肉檔亦安裝「生鮮燈」;東涌東日街市亦有肉檔裝了「生鮮燈」。另外,葵涌童子街有五、六個肉檔,大部分均裝上「生鮮燈」,與鄰近一檔並沒有安裝「生鮮燈」的肉檔相比,沒有「生鮮燈」照射的豬肉明顯較「蒼白」,與旁邊「生鮮燈」檔「紅潤」的肉質,對比強烈。沒有裝「生鮮燈」的店員說:「我賣豬肉無用燈會覺得舒服一點,顧客不喜歡刺眼燈光,主要都是做相熟的顧客。」除在肉類攤檔外,「生鮮燈」在售賣熟食及蔬果的地方亦十分常見。這種照明系統相當講究,會因應不同食材作「專業提鮮」,燈光色溫亦有所不同。例如「紅光配冷白光」可以令紅褐暗沉、不新鮮的肉類看起來更新鮮;而「綠光配冷白光」則可令蔬菜變得嫩綠。有些售賣「生鮮燈」的商家更會以「生意更好」作招徠,吸引更多檔主購買。

  內地去年12月1日已實施《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禁止在銷售生鮮農產品時,使用會影響食材真實色澤的照明設施,避免誤導消費者對食材的感官感知。原本被用作改變食物色澤的紅、白等顏色燈光不可再使用,需換成正常色溫的「LED燈」。違例者會被市場部門責令改正,警告無效後會處5000元至3萬元人民幣(約5400至3.2萬港元)罰款。香港《食物業規例》則列明與食物接觸的枱桌,其表面須可被照明達到不低於90勒克司的標準,但並沒有規定燈光的顏色。

  倘修例須教育市民辨鮮肉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何俊賢表示,「生鮮燈」在行業內有宣傳的作用,「如灑水令肉類光澤、靚一些,現時LED燈照在肉上令肉看上去更靚一些。」他說久而久之市民已習慣此模式,但何俊賢認為本港應跟隨內地的做法,還消費者真實肉的顏色。但他強調,如香港同樣禁燈,必須由教育着手,教導市民如何分辨新鮮肉,及後再慢慢引申為行業規管,「變相為一種軟着陸,減低出現抗拒情況。」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2021年至今(截至3月31日)共接獲兩宗有關新鮮糧食店照明設施的投訴。該署除定期派員巡查持牌新鮮糧食店外,亦會按需要安排突擊主題項目巡查及執法行動,確保有關處所的衞生情況。若新鮮糧食店持牌人屢次違反有關持牌條件,該署會按既定機制考慮取消其牌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