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加強教育/回收意識差 配套設施閒置

時間:2024-05-23 04:02:22來源:大公报

  圖:張女士認為住戶缺乏回收意識,沒興趣抽時間做回收。

  柴灣公屋連翠邨是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試點之一,居民張女士告訴大公報記者,過去一個月,政府仍有免費派發指定袋,她亦有使用。不過從大廈樓層內的垃圾房所見,大部分住戶無使用指定袋,數層垃圾房之中,只有一兩層的垃圾房可見到一兩個指定袋。

  張女士帶記者視察廚餘回收機,機內只有少量果皮。「其實我們屋邨的配套算是很好,而且每一個住戶入住前,管理處都有介紹不同的回收點及作用。」她認為,住戶缺乏回收意識,因此沒興趣抽時間做回收。

  東區區議員植潔鈴向大公報記者表示,試行計劃初期指定袋使用率有大約兩成,最近有下跌趨勢,估計現時跌至不足一成。她指出很多住戶對垃圾收費是抱着「沒辦法」的態度,建議先做好分類回收的教育宣傳,在社區增加回收配套,待全民回收意識上升,才實施垃圾收費。

  環保署:住宅使用合規率參差

  環境保護署回覆《大公報》表示,先行先試計劃14個試點中,住戶的使用合規率較參差,三無大廈的合規率只有一至兩成,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的合規率平均由兩成至五成多不等。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樓等試點,基於相關管理層的要求,一般都全部合規,商場的使用率約七成。

  大公報記者伍軒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