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健醫事/VR「靜心空間」 助心理創傷者治療

時間:2024-04-12 04:02:28來源:大公报

  圖:李先生(右二)通過VR系統,能快速進入「靜心空間」,接受心理治療。

  【大公報訊】記者劉碩源報道:曾經歷心理創傷的人接受治療時,需整理創傷記憶,以走出心理陰霾。受助者需先想像一個正面意象,平服心情,為後續的整理做準備,但當受助者受限於見聞及經歷,想像的畫面未必能帶來平靜,會影響後續治療。社會福利署為此耗資400萬元研發VR系統,幫助受助者更快聯想正面意象,讓治療事半功倍。110名曾參加體驗結合VR的治療者中,逾八成人滿意結合VR的心理治療體驗,認為有助更快放鬆。

  社署斥400萬研發

  年約60歲的李先生,退休前從事貿易工作,工作壓力大,與妻子頻生爭拗。約7年前,他與妻子發生嚴重衝突,隨後被轉介到社署接受心理治療。治療揭開他的成長經歷創傷,發現父親離世是他的心結,心理學家遂採用「眼動脫敏再處理」(EMDR)方式治療。在這個治療手法下,他需先想像一個正面意象,為梳理創傷做準備。

  「當我情緒激烈的時候,去想像一個靜心空間,是很痛苦、很困難的事。」李先生說,在治療初期,他被揭露過往的傷痛回憶而情緒激動,即使抱着女兒,也沒辦法想像「靜心空間」,浪費了不少治療時間,「尤其是治療當中揭露到一些很痛苦的回憶,如果我在治療結束時,不能想像靜心空間,我就只能帶着情緒回到生活、回到工作,情緒太強烈的時候,甚至會呼吸不過來。」

  社署採用結合沉浸式VR的心理治療,受助者在臨床心理學家指導下,戴上VR眼鏡,選擇合適的VR場景。VR系統有44個預設場景,部分容許受助者增加自定義內容。

  「自從使用VR配合治療,我進入靜心空間的時間縮短許多。」李先生說,傳統治療方法下,他雖已相當熟練如何想像「靜心空間」,但情緒過度波動時,仍有可能5至6分鐘都未能進入狀態,但使用VR後,1至2分鐘便能平靜下來,形容「就好像已經準備好了空間,只是等我進去一樣。」VR結合治療可配合手機App,他可通過便攜VR眼鏡,回顧治療的「靜心空間」場景,在治療以外時間也能藉此平服心情,「我現在不用隔日就回顧一次,慢慢學會處理情緒波動,和家人關係緩和了。」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黎明坤表示,110人獲邀使用,逾八成人滿意結合VR體驗,認同有助更快和更容易平靜放鬆,並樂意再嘗試結合VR的心理治療。參加者體驗VR後的平均壓力水平,較治療面談開始時明顯降低。

  VR系統配合心理創傷治療現已恆常化,6個臨床心理服務課全面使用,經社工轉介接受臨床心理治療的人有機會使用,不另收取費用。截至今年3月底,社署臨床心理服務輪候時間介乎8至12星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