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收費試行5/多區收集桶淪擺設 廚餘處理中心冷清

時間:2024-04-11 04:02:26來源:大公报

  圖:大公報記者連日到香港不同廚餘回收廠觀察,發現甚少回收車進出,非常冷清。

  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至昨日踏入第二周,全港每日產生的廚餘超過3300公噸,為加強對工商業和家居廚餘收集,環保署表示目前在全港各區已設立約900個廚餘收集點,每日約收集210公噸廚餘運回處理中心。

  不過,大公報記者連續一個多星期走訪「先行先試」的14個處所及其他廚餘收集點,發現廚餘收集點的使用率非常低,不少廚餘回收桶只有少量廚餘甚至完全沒有,淪為擺設。記者連續兩日走訪處理全港廚餘的處理中心,發現這些處理中心都異常冷清,只有很少的回收車將廚餘送來。有回收車司機坦言:「平均一轉車大約收兩噸廚餘,每日做兩轉,全日收到四公噸多。」\大公報記者 盛德民、蘇荣(文) 盧剛昌(圖、視頻)

  柴灣的連翠邨是「先行先試」的其中一個屋邨,據屋邨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潘建良前日在電台節目指出,過去一星期觀察,只有約兩成居民使用指定袋,沒有察覺多了居民使用廚餘機。

試行點罕見居民分類垃圾

  記者在連續一個多星期的走訪發現,先行先試的14個處所,大部分居民都沒有分類處理垃圾和廚餘。其他地區,如北角、田灣、深水埗、元朗、觀塘等多個居民區和商場的廚餘收集點的回收率都非常低。

  記者在上周六晚飯時間後約9時,分別走訪北角春秧街、香港仔石排灣道的多個廚餘回收點,發現在近一小時內,大部分回收桶都是空的。

  本周一(8日)下午,記者分別在屯門恒福商場兩個回收桶中,見到只有一個回收桶有少量廚餘,另一個完全沒有。同日,在牛頭角彩盈坊的垃圾房裏,六個廚餘回收桶中只有一個內有廚餘,另五個則完全沒有。

  記者同日按環保署提供的廚餘處理中心地址,來到大嶼山小蠔灣的O.Park 1(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一期)的廚餘處理廠,原以為會車水馬龍好熱鬧,豈料場面卻異常冷清,守候大半天僅見到數輛回收車出入。

  一名回收車的跟車男工對記者表示,每晚做到七時收工,平日要走20多個收集點,昨日情況和平時都差不多,約收集了兩噸廚餘,「有的收集點只有一桶,多的就有七、八桶,今日不算多,周末的量更少。」

  記者周二(9日)兵分兩路,再到O.Park 1和位於新界沙嶺缸瓦甫路的O.Park 2(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二期)等候。惟O.Park 2整個上午都不見有廚餘回收車進出。從外觀察,該處有大型建築工程,不少地盤工人及泥頭車出入。記者向一名負責門崗的女職員了解,對方坦言處理中心還在試行,平時很少有回收車送來廚餘。

  記者中午改到設有處理廚餘設施的沙田污水處理廠,場面同樣冷清,至4時半才有一輛回收車離開,回收車司機對大公報記者表示,每日回收數量略有不同,「今日跟平時差不多,不太多。」

  在小蠔灣的O.PARK 1,剛卸下廚餘的司機黃先生表示,每日都好忙,公司負責144個回收點,自己要跑30多個,主要負責酒店及商場的廚餘桶,回收量有點飄忽,如大間酒店最多時會收到近三分之一車的量,細商場有時只有一桶甚至完全沒有,「我的九噸貨車,平均一轉車約收兩噸廚餘,每日做兩轉,全日約收到四噸多。」

街市垃圾站:少人棄廚餘

  記者昨日跟隨一輛在大埔區負責收集廚餘的回收車,先後去到區內兩個廚餘收集點。在大元街市垃圾站雖然擺滿十多個廚餘桶,但回收車只收走六個,其他都是空桶;在太平工業中心第二座的垃圾站,回收車只收走四個回收桶。

  記者回到大元街市的垃圾站內,發現站內還有14個空的回收桶。站內職員解釋,回收桶可回收的廚餘不包括骨頭、魚骨、貝殼等,又指雖然旁邊是街市及民居,但來丟廚餘的人不多,不用擔心無回收桶用,「有排都唔會滿」。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