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大講堂」邀請了逾20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專家、學者出席,其中九人作了專題發言。
結合科技產業 善用人才軟件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立法會議員霍啟剛
當前國家提倡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不僅屬於內循環,更站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界處。文化和文化產業也要有雙循環的格局,特別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用軟性文化媒介,對外輻射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塑造中國形象。香港作為窗口也可以把國際的文化藝術帶入內地,形成多元創意的文化環境。
香港擁有非常好的人才和軟件優勢,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更應創造條件讓他們有更好發揮空間,以政策、機制鼓勵文化發展,推廣好的人才和作品,連結不同界別,將文化的「餅」做大。比如電影界如何發掘好的文學作品打造影視作品,又如古典音樂、高雅藝術如何與潮流、設計碰撞,藝術如何結合科技、產業等。
做好文化使命 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英皇電影副主席楊政龍
我個人對電影的情懷就是很喜歡歷史,也很喜歡大場面、軍事等等,也覺得自己很有使命,要好好講好中國的歷史,講好中國故事。
所以過去10年,我們也透過港式的經驗結合內地文化的策略去放大在影視行業裏面的題材,從10多年前開始建國三部曲,到今年的一些比如《志願軍》、《懸崖之上》、《長津湖》、《流浪地球》都是我們和中影合作發行的,裏面最重要就是弘揚中華文化自信。比如《流浪地球》雖然是一個科幻片,也是一個講述我們中國如何拯救地球,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這麼重要的概念。
講到機遇,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承擔文化復興的使命,助力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我覺得在座的文化工作者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作為我們文化工作者,我們要懂得去打廣告,懂得去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借助文化融合 啟發更多可能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陳越光
文明的融合是趨勢。一切地緣政治的解決方式,一切只維護自我強大的生存法則,離開對人類命運的關切,都不可能代表一個長遠的未來。今天來說,大家都習慣於把香港看成一個窗戶,香港具有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優勢。但僅僅以一種窗口的心態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好的、更強的主體性,在文明融合中間承擔更大的作用。
相對來說,漫長歷史的有些包袱香港也比較輕。我們知道文明的火炬在歷史漫長的時間隧道中傳遞,既有耀眼的火光,也有火炬燃燒之後落下的灰塵。
在各種不同文明南來北往的交往中間,香港具有和各方交往的優勢,既可以依託在中國深厚的文化根基上,又可以面向世界、全球化的種種浪潮的洗禮。香港在中華民族承擔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發展的歷史重任中,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發、更多的創造性的可能性空間。
改善文化教育 大數據助宣傳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馬浩文
文化最重要就是做到感染力。感染力從哪裏來?就是讓人看完以後覺得和我的生活有關。有兩個點我覺得可以大家一起去研究、改善。
一是我們對文化藝術的領域放得太高,不像西方國家、日本他們把文化的標放得很低,就是針對在教育這塊去做。其實我們應該把更多文化藝術拓展到學校,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你要未來創作一個市場,今天不去教,未來兒童長大的時候怎麼欣賞這些文化藝術。
二是創新。創新不單純是內容,宣傳也很重要。其實現在一個大數據的背景下,國際上也好,我們香港、內地也好,其實每一段時間都有比較關注的。可能我們需要在那一段時間去宣傳那一段時期比較特殊的內容,去感染,這個就是大數據可以做到的效果。
共建人文灣區 完善產業體系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研究員
內地各個城市都在大力結合自己的個性特徵來大力推進文化復興工作。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現在提出要共建人文灣區,也就是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一個文化創造力興盛活躍、文化產業體系完善、文化交流國際水平極高、文化消費動力充分的優質生活圈。人文灣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就在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勇當文化排頭兵,在粵港澳三地,我認為香港責無旁貸。
基於香港的優勢,如何更好地來承擔起在文化復興中的香港的使命和擔當,我提幾點建議:一、站高望遠,大張旗鼓推進香港文化建設;二、應當是多元融合打造優勢獨具、跨文化共同體;三、要凸顯特色;四、要聚焦發力,做優做強做大文旅融合產業;五、彰顯優勢,廣泛吸納、集聚文化創意人才;六、宣傳推廣。
擔當交流中心 發展文旅經濟
香港藝術發展局執行總監朱靜嫻
香港擁有地域和文化上中西包容的特點,在文化復興中扮演了獨特的角色。香港文化藝術發展至今日,在籌辦、製作節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培養了大量的表演藝術人才。
今天的香港可以發揮更多作用,擔當中外文化交流藝術中心的角色。特區政府撥款4200萬,將於今年10月在西九龍文化區籌辦第一屆香港演藝博覽會。第一屆香港演藝博覽會的服務對象包括藝術家、藝術表演的主辦機構、政策制定者、提供支援的人士等。博覽會也會設有展覽場地,供藝術家租用展位介紹自己,並和其他藝術家共同探討議題、分享見解。後續還會組織考察深圳和廣州,令世界不僅懂得香港的市場,亦對大灣區有新的認識。希望通過博覽會這個平台和契機,將文化和經濟、旅遊、產業等元素結合得更好。
保護中華文化 走現代化之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黎志添
關於中華文化復興,過去我們很多時候受西方現代化歷程的影響,尤其是以理性主義和科學技術作為文藝的判斷重要傳統文化價值的標準。然而,通過香港過去在全球化與保存中華傳統文化這兩方面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發現,中國現代化之路與保護中華傳統文化這兩者不會處於排斥對立位置。
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固然深厚,但是我們也完全明白一個文化的復興,不單單是故步自封,他的目標是要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新的思維的追求。21世紀,每一個國家本土文化和我們現在所談的中華文化復興一樣,也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所以談中華文化復興的需要與前景的話,我們要怎麼樣面對時代的危機和挑戰,中華文化如何回應與補足我們國人的精神追求,還能提供人生與生活的智慧啟示,這是往前看的。
發掘歷史文化 籌辦新博物館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何亮亮
香港可以利用窗口城市的優勢,從舉辦博物館精品策劃展、修建大型綜合性文化博物館等物質載體層面出發,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可以與內地省市博物館合作,將當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借到香港展出,同時在香港建立內地文物恆常流動展出機制。這樣不僅能提供給香港年輕人學習中華歷史和文化的絕佳機會,豐富廣大香港市民的眼界,還能吸引大灣區和海外的遊客前往香港參觀文物展覽。
建議修建一座大型綜合性香港文化博物館,囊括文學、電影、電視劇、美術、流行音樂、漫畫、戲劇、工藝品、民間信仰、宗教習俗等文化元素,讓香港市民和海外遊客一站式感受香港的多元文化。另外,香港亦可以發掘本地的歷史和文化,利用早期工業化發展和中西文化交融等優勢,籌辦工業博物館和建築博物館,推動產業活化和文化傳播。
提高社區參與 推動公私合作
Octone Foundation拾壹基金會創辦人何凡
要有社區參與,提高民眾文化活動的參與程度。光看、或者聽,其實不如真正去感受去嘗試。所以我們未來想通過更多的社區中心、文化節、手工藝的工作坊等形式,讓民眾有機會去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也希望有更多公私合作模式,包括特區政府與私營部門、非盈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共同去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種合作模式可能能夠集合更多不同資源和力量,推出更多元化、有創意的文化項目和活動,令文化傳承效率更高。
現在慈善團體、基金會都在各自發力,如果特區政府可以組織一些聯盟,讓群體資源共享、力氣往一處使、活動更官方、學校和社區更信任,那受益的青少年和普羅大眾的民眾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