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職業司機前路1/新思維新路線 小巴求存求變

時間:2024-03-28 04:02:18來源:大公报

  左圖:綠色專線小巴行走固定路線,按班次和收費提供服務,截至去年9月,每日載客量約125.9萬人次。右圖:紅色小巴行走非固定路線,除禁區外可行駛各區,服務路線、班次及收費不受規管,每日載客量約14.9萬人次。

  公共小巴滿載香港人的回憶,惟鐵路持續發展,收窄巴士小巴營運空間,小巴牌價自高峰期暴跌九成至現時70萬元,近月更有車主參與銀行「還息不還本」計劃後仍然斷供,小巴無奈被拖走。

  《大公報》專訪多名小巴業界代表分析前景,有人認為小巴仍有存在意義,相信牌價會反彈,憧憬北都新發展區接駁,呼籲投資者考慮趁低吸納,但也有人看淡未來,認為小巴業務只會持續萎縮,建議修例容許小巴改變營運模式,擴闊客源。\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 賴振雄

  運輸署數字顯示,2011年約有6.9億人次乘搭公共小巴,換算每月平均5750萬人次乘搭,多年來本港人口持續上升,但至2023年每月客量不升反跌,每月客量跌至約4500萬人次。小巴牌價方面,也由2011年峰期的750萬元,下跌至現時約70萬元,客量和牌價反映小巴現時業務狀況,正在持續向下。

  北都及大嶼專線前景佳

  小巴牌價下跌,近日傳出部分小巴車主因無力供款,被銀行「收回貸款」。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早前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銀行目前仍向150名小巴經營者提供信貸援助,當中140名選擇部分還本安排,其餘10名則選擇還息不還本安排。

  不過,林世雄坦言,有部分小巴經營者反映有意縮減或結束業務,即使銀行已按照經優化的還款安排,和原則向合資格小巴客戶提供還息不還本或部分還本的選項,少數小巴經營者仍然選擇「斷供」,因此銀行按貸款合約收回作為抵押品的小巴。

  面對牌價及客量下跌,港九新界公共專線小巴聯合總商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許兆強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近年港鐵發展迅速,猶如「地鐵侵食小巴原有地盤」,回憶當年佐敦來回元朗小巴線,高峰期多達120部小巴營運,惟現時只有六部。不過他認為,小巴仍有存在的意義,形容市場有旺淡季,看好小巴前景,相信會反彈。

  「即使(牌價)跌到一元,小巴都是要運作,不過只是會跌入有心人手上。」許兆強認為,香港未來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等新項目,包括古洞、北大嶼山等,未有鐵路和巴士線路前,專線小巴仍然可以發揮其效用,解決臨時的交通需求,投資者可考慮競投新地區的小巴專線。

  「客制化」服務可增客源

  持有10個小巴牌照的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表示,過去平均由300萬元購入牌照,直至現時持續營運,對於小巴前景,他建議政府採用新思維模式,支援小巴業界生存,例如近年越來越多港人往返大灣區各城市,他建議容許紅色小巴改變營運模式,包括轉變為跨境包車,專線小巴則負責全港小巴路線。

  政府規定全港小巴上限為4350輛,其中近20%為紅色小巴,除了清水灣、天水圍等禁區禁止駛入外,其服務路線、班次及收費不受規管。經營小巴線的優越知能巴士創辦人李凱翔提出,紅色小巴擴闊營業模式,包括小巴留位服務、點對點的上落客等,透過「客制化」生意模式,增加不同客源。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強調,運輸署會為業界提供適切及可行的協助,例如在考慮個別地點的實際道路情況後,適當地放寬或取消部分紅巴上落乘客的限制區或禁區,探討更多改善業界營運環境的可行措施,維持公共交通服務的可靠性。

  編者按

  的士、小巴、非專營巴士的牌價,過去一年跌況持續,小巴牌價由2011年的750萬元,暴跌近九成至70萬元有交易,部分車主近日被迫斷供;的士牌價下挫一半,市區的士最新跌至357萬元,面對客量減少、白牌車搶客,業界期望政府出招打救;另一「搵食車」旅遊巴牌價則大瀉近七成,業界有名的「旅巴墳場」葵涌貨櫃碼頭海關大樓外,數百部旅遊巴繼續原封不動,要保養及維修,旅巴「復活」無期。

  大公報專訪多位營業車業界,配合記者現場直擊市況,分析三種營業車牌價下跌的原因,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尋找出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