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點擊香江/國安條例生效後,香港如何拚經濟?\屠海鳴

時間:2024-03-27 04:02:28來源:大公报

  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2024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困擾了27年的「23條立法」終於塵埃落定!國安條例與國安法一起構築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香港大盤穩定,未來可期。

  那麼,進入「後23條」時期,沒有了後顧之憂,香港如何拚經濟?香港如何強治理?香港如何惠民生?香港如何鑄優勢?這些都是擺在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面前的「必答題」。本人將聚焦這四個問題撰文,談談一己之見 。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港澳政協委員聯組會上指出,香港拚經濟謀發展、香港為內地高質量發展抓機遇作貢獻、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作為善作為,不能總是說,要有具體行動、實際行動。

  遵照丁薛祥副總理的要求,香港應在「拚經濟」上出實招、見實效,力求實現新突破。

  把開放的大門開得更大

  一連兩天的首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於25日隆重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名人匯聚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Central等盛事也將相繼登場。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再次綻放迷人魅力!而這,僅是今年上半年80多項「國際盛事」的其中之一。

  進入「後23條」時期,香港「國際盛事」好戲連台,說明國安條例生效之後,香港並非如某些西方政客抹黑的那樣「走向封閉」,而是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事實上,由於有了國安法和國安條例的護佑,香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底氣擴大開放。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如同香港實施「自由港」政策一樣,由於建立了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香港才有底氣允許貨幣自由兌換、自由進出。

  過往,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長期「不設防」,境外反華勢力滲透香港,一度使香港變成了亞洲著名的「諜報中心」。國安法實施後,這一態勢得到完全扭轉,但國安法旨在打擊重大犯罪,面對紛繁複雜的局勢和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國安法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此次香港國安條例的通過,則實現了三個銜接:一是與國安法銜接,二是與香港本地法律銜接,三是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特區的有關規定銜接。

  國安條例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消除了法律的「模糊地帶」。比如,構成「接受境外情報組織提供的利益罪」必須具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罔顧是否會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還要明知對方是境外情報組織而接受其提供的實質利益。又比如,構成「境外干預罪」必須同時符合配合境外勢力、使用不當手段、意圖帶來干預效果這三個要件(即「三連中」)。

  由此可見,犯罪的門檻很高,並非「稍不留意就墮入法網」,任何正常國際交流交往合作都不會觸犯法律。因此,外國組織可以放心大膽地來港活動,香港各界可以放心大膽地與之合作。

  回歸後很長一段時間,香港大門敞開,任憑盜賊與朋友一同入內,無法識別和捉拿盜賊;現在,香港如同安裝了一套精密的「安防系統」,可以識別盜賊、保護朋友。香港絕無「走向封閉」的道理,開門迎客才是符合邏輯的選擇。

  讓「融入」的步子邁得更快

  進入「後23條」時期,標誌着香港四年多來的撥亂反正告一段落。四年多來,中央和香港特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糾正「一國兩制」走樣變形的問題,基本手法是做好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之間的銜接。

  過去,「兩權」銜接不好,致使《基本法》確定的核心要義沒有落實到位。2020年2月,中央調整港澳工作體制,「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變更為「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臨危受命,出任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他堅決貫徹習主席和黨中央的治港方略,推動香港撥亂反正。此後,中央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新選制下的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陸續完成;李家超及第六屆特區政府就任後,重塑區議會,令區議會重回基本法規定的職能;同時,堅定推動「23條立法」,使香港國安條例順利通過並實施。這樣一來,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實現了有機銜接,確保「一國兩制」始終沿着正確的軌道前行。

  過去,香港某些人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總是心存疑慮,擔心「失去自我」、削弱「特色」、「兩制變一制」。現在,「兩權」既銜接到位、又邊界清晰,更具實際操作性。有了制度保障,香港應放心大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首先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實施五年來,香港做了一些事情,但客觀地講,由於三年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和耽誤,並沒有突破性進展。香港社會應充分認識到,大灣區建設是香港的機遇,而不是負擔。香港居民未來的家園不局限於港島、九龍、新界,整個大灣區是我們的共同家園,960萬平方公里的內地是香港的廣闊腹地。我們一定要以這樣的宏闊視野看事謀事,才能毫不猶豫,邁開大步,加速融入。

  謀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更實

  進入「後23條」時期,有了法律制度保障,香港將徹底擺脫政治爭拗,全社會可以一心一意謀發展。謀什麼樣的發展?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最熱的熱詞。這釋放出強烈的信號:中國向高質量發展大踏步邁進!

  香港經濟發展的質量如何呢?當然有許多優勢,比如,金融、貿易、航運等等,但如果用「新質生產力」的「透視鏡」觀察一番就會發現,香港的傳統產業仍然佔了很大比重。比如,地產業。為什麼大家對房價下跌非常敏感?就是因為它在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大,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此外,零售、旅遊、酒店、餐飲等,都屬於急需提升的傳統產業。

  謀高質量發展之策,香港應從兩個方向着力。其一,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比如,用「人工智能+」的思路改造傳統產業,探索「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地產」、「人工智能+零售」、「人工智能+旅遊」、「人工智能+酒店」、「人工智能+餐飲」等等。其二,布局「新賽道」產業。我們經常以香港擁有五間世界百強大學而引以為傲,但這些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多少轉化為香港的產業呢?有人經常津津樂道稱:「深圳的大疆無人機有香港的『科研基因』」,其創始人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但是否反思過:為何香港產生不了大疆這樣的科技型企業呢?香港應該如何補「短板」?這需要我們把「想法」變成「做法」。布局「新賽道」,香港不能遲緩!須知:如果輸在今天,就不可能贏在明天!

  夏寶龍主任在去年12月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上致辭,題目是《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奮力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他以「六個相信」向香港特區政府及管治團隊、政團社團、區議會、工商界、每位居民、廣大青年提出希望。題目中的「以實際行動」五個字直指要害,入木三分,發人深思!這個措辭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值得香港社會認真回味。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後23條」時期拚經濟,重在「實際行動」,香港各界莫徘徊、勿猶豫,齊努力、創未來!

  (系列評論之一)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