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宋皇臺文物佐證:香港自古是貿易港

時間:2024-03-22 04:02:31來源:大公报

  圖:宋皇臺站「聖山遺粹」重點展覽文物

  港鐵宋皇臺站建造期間發現大量宋元時期考古遺存,反映古時香港與內地經貿、工藝發展密不可分。古物古蹟辦事處更新設於宋皇臺站的「聖山遺粹」展覽,同時新增「宋皇臺與海上貿易」,展出合共逾500件宋皇臺出土文物,包括浙江龍泉窰青瓷、福建窰口的黑釉盞和梅瓶等中國外銷陶瓷,大部分是首次展出。古蹟辦表示,相關文物是研究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資料,不排除當時香港與東南亞等地有貿易往來,結合建築遺跡、文獻記載等綜合分析,當時的香港料較以往的認知更繁榮。

  有學者認為,宋皇臺站越來越多考古發現顯示,香港被英國佔領之前,已有陶瓷貿易、商業及手工業等發展,絕非落後的「小漁村」,香港的成功,有賴一代又一代港人的奮鬥和得天獨厚與內地的聯繫。\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

  宋皇臺站建造期間出土逾70萬件文物碎片,2021年起在車站大堂舉辦文物展覽「聖山遺粹」,展出逾400件文物一窺宋元古人生活面貌,而近年經整理,發現不少文物與海上貿易相關,因此增設介紹宋皇臺與海上貿易的部分,共展出逾500件出土文物。

  推斷大部分為海貿商品

  新展覽區展出帶有文字的「陶罐碎片」,比如有紀年「大觀二年」、商品產地如「江夏」、商號名稱如「蓮花号」,反映宋皇臺與鄰近地區之間活躍的商品經濟;至於宋皇臺站出土的「青瓷及青白瓷」與東亞、東南亞及中國沿海沉船及港口遺址出土瓷器類近,推斷大部分應為海貿商品。

  「褐釉陶罐」除可用作日常的儲藏器具,亦可在長途運輸中用作盛載貨物的容器。古物古蹟辦事處總文物主任(古物古蹟)蕭麗娟表示,古蹟辦發現到海路運送途中,陶罐文物內藏有香料、銅器等貨物,「一隻船可以放的物品會盡量放,不浪費空間。」而部分陶罐有龍紋裝飾,這類中國生產的陶罐於東南亞亦有發現,相信與海上貿易有關連。

  古蹟辦:供探索海上絲路

  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田野考古)李偉文表示,「我們以前相信香港是一個鹽場,是比較艱辛的情況,但經考古發覺(當時)宋皇臺都不是一個日曬雨淋的集散地」,李偉文解釋指,古蹟辦發掘到更多有關海上貿易文物,結合建築遺跡,以及文獻上記載,當時有軍隊駐兵、鹽場、貿易交往等資料,「我們都有一個新的發現,這裏比我們想像中更加繁榮。」

  古蹟辦推算到宋帝逃至香港原因,或與當時貿易路線有關,李偉文表示,「他不會無端端透過一條新路線來到香港,相信跟着船夫走。」

  「現時我們出土了一大批考古材料,希望在研究上可以慢慢深入。」李偉文認為,隨着古蹟辦收集更多有關海上貿易材料、文物等,相信在考古上亦有相關證據浮現印證「宋皇臺海上貿易」的事實。

  蕭麗娟指宋皇臺站「聖山遺粹」展覽於2021年6月至本年3月期間,共錄得97萬人次觀看,期望更新後可吸引更多市民,以至旅客到訪。另外,展櫃附有七個二維碼,市民掃描後,可經文字、圖片和語音導賞詳細了解文物與宋人的生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