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轉數快」11.26起增防騙警示

時間:2023-11-23 04:02:33來源:大公报

  圖:警方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將於周日推出,警示會提醒市民可疑賬戶的資訊。

  警方推出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提醒市民防騙!近年詐騙案飆升,最新數據顯示較去年大增一半!本港今年頭9個月錄得近3萬宗詐騙案,涉及金額高近50億元,數字均較去年同期大增約五成,亦已超過去年的總和,當中很多涉及「轉數快」,令人防不勝防,政府出盡法寶打擊騙案。

  政府繼實施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在可疑境外來電加入「+852」識別等,一系列從源頭堵截的措施後,轉數快亦預計於周日(26日)推出「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在用戶轉賬至被警方「防騙視伏器」標記為高危的賬戶時,會在轉賬確認頁面發出警示,提醒用戶核實避免受騙。\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古倬勳

  電子錢包轉賬亦會有提示

  根據警方最新公布數據顯示,警方在今年1月至9月共錄得29650宗詐騙案件,涉及金額高達49.9億元,騙案宗數及騙款均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加52.5%及47.6%,亦已超過去年的總和。當中,至少2.2萬個「轉數快識別代號」被用作詐騙或洗黑錢。有見及此,警方聯同金管局及銀行界等44間機構共同推出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系統,預計於本月26日進行系統提升,屆時各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將暫停提供轉數快服務,市民可向個別轉數快平台查詢暫停服務詳情。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鄭麗琪表示,系統會透過警方「防騙視伏器」的資料向用戶提供警示,當收款者輸入的轉數快識別代號,包括本地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轉數快識別碼,被視伏器標記為「高危有伏」,轉數快會彈出警示提醒收款者在轉賬前再核實,決定是否進行交易,以避免詐騙。即使用戶登記轉數快的賬戶並非銀行戶口,例如Wechat Pay、Alipay HK、PayMe等電子錢包,亦會有相同效果。視伏器的資料庫會每日不定時更新至轉數快平台。警方會保存並檢視彈出警示次數的數字以檢視成效,同時提醒無彈出警示並不代表轉賬的戶口無詐騙風險,市民過數時應加倍小心。

  「防騙視伏App」明年首季再升級

  另一項加強措施是「防騙視伏器」本身。警方於去年10月推出該視伏器,今年2月再推出其手機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至今累計搜尋次數達180萬次,當中有16.2%的搜尋結果為紅色「高危有伏」、橙色「疑似有伏」及黃色「可能有伏」。警方預計明年第一季在視伏App加入自動辨識可疑來電、自動辨識可疑網址,以及公眾舉報平台等三大功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