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路向中醫藥/倡設中醫藥研究院 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時間:2023-10-25 04:02:24來源:大公报

  圖:中醫中藥全產業鏈中,研究、標準的訂立和品質保證最為重要。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教授見證香港中醫藥過去20多年的發展,認為推動中醫藥發展離不開整全的產業鏈,他倡議特區政府牽頭建立香港中醫藥研究院,推動中醫藥產學研和商貿聯動發展,促進香港成為中西醫結合、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中心,「我相信中醫藥不僅可以貢獻醫療經濟,還可以在文化創意和創科經濟方面大展拳腳,為香港成為全球創科中心貢獻力量。」

  馮奕斌認為,學術科研機構應該在中醫藥產業鏈的基礎科研、新藥研發、質量標準等不同環節肩負重任,不斷創新。\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本身是中醫師的馮奕斌教授行醫逾40年,2000年起在香港展開醫、教、研並行之路,見證香港中醫藥過去20多年的發展及變化。他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時,為本港中醫藥發展「把脈斷症」。

  「回歸後短短26年,香港中醫藥由規管走向發展,中醫藥研究與科技開發水準迅速提升,香港中醫藥正在走向國際中醫中藥中心的位置。」馮奕斌肯定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在推動中醫藥發展方面的成就;但他亦指出,香港的中醫藥發展規劃缺乏產業思維。

  籲提供政策優惠轉化成果

  馮奕斌舉例,過去20多年,本港學術科研機構發表了大量國際論文,中醫藥基礎研究碩果纍纍,但研究成果轉化卻遠遠不夠,「以前沒有創新創業的概念,學術機構都強調是非牟利的,申請資金、做完研究,錢花完就完了,沒有想過我們的創新研究成果可以創業、可以為香港經濟作貢獻。」

  馮奕斌說,令他感到鼓舞的是,社會愈來愈重視創新創業,政府亦積極鼓勵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幫助科研產品落地。

  「中醫藥發展與整個中醫藥的產業鏈密切相關,只有全產業鏈得到全面平衡發展,才會對中醫藥發展發揮良性影響。」馮奕斌解釋,中醫藥的全產業鏈應包括中醫全產業鏈和中藥全產業鏈,中醫全產業鏈應涵蓋人才培訓、專業訓練、中醫服務、機構及專業人士管理等不同環節;中藥全產業鏈則指從原料、生產、產品到儲藏配送等全過程,「中醫中藥不分家,醫藥結合,以醫帶藥,在中醫中藥全產業鏈中,重要的是與時並進,品質監控,因此研究、標準的訂立和品質保證最為重要。」

  馮奕斌認為,學術科研機構可以在中醫藥產業鏈各環節發揮功能,例如在基礎研究環節,挖掘中藥作用的分子機制,為開發新藥提供理論依據;在新藥研發環節,協助企業建立中藥提取分離的標準化流程,確保所得單體成分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在質量標準環節,開展中藥材種植、儲存、加工各環節的質量控制研究,提高質量標準的適用性;在儲備與流通環節,開發視覺識別等中藥溯源和防偽技術,實現從產地到用戶的全程監控;在應用與服務環節,可以研發基於中醫理論的新型輔助診斷系統,提升中醫藥療效和安全性等。

  「香港是科研中心、國際金融中心,也有很多重視創新的商家,我相信政府只要多給一點引領,在政策上提供優惠,(中醫藥全產業鏈)很快就能做起來。」馮奕斌認為,香港市場雖小,但香港的商家從來都是立足本地,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而且香港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品牌,也有新的現代化中藥產業發展,加上近20年來大學大量的中醫藥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專利授權,現在正是時候推動成果轉化,促進中醫藥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政府應訂長中短期目標

  馮奕斌認為,特區政府應明確中醫藥學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位置,盡快設立中醫藥發展專署,訂立中醫藥發展的長中短期目標。馮奕斌建議,特區政府集中資源辦大事,建立香港中醫藥研究院,與國家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協商,根據香港的優勢,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發揮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大灣區發展中的重要位置,推動中醫藥產學研和商貿的聯動發展,促進香港成為中西醫結合、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中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