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定國表示,律政司將會繼續積極配合內地各司法機關的工作,吸引更多香港法律執業者報考,為國家培養更多具備雙重執業資格的涉外法律人才。圖為他6月時訪問深圳並實地參觀法院。\資料圖片
國務院辦公廳9月28日發布經修訂後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延長試點期限至2026年10月4日;同時港澳律師報考大灣區考試的執業經歷門檻亦由5年降低至3年,將於今年10月5日起實施。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修訂辦法為業界提供更多在大灣區的發展空間,讓業界能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無限機遇。本港律師業界熱烈歡迎,認為新發布的修訂辦法可以擴闊年輕律師的專業發展空間。\大公報記者 劉旅程
自2021年大灣區考試首次舉行以來,不少香港律師取得內地執業資格,大灣區內地城市亦推出不少吸引香港律師到大灣區發展的優惠政策,例如免稅財政補貼等,讓北上執業成為香港律師的新出路。不過,受限於執業試的報考年資限制,年輕律師未因此受益。
培養更多雙重執業資格人才
林定國表示,國務院通過司法部關於大灣區考試延期3年的實施辦法,並落實降低報考執業試門檻等新措施,為香港法律界更好融入大灣區建設創造更優厚的條件。他認為,這是繼早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延長港澳律師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試點工作期限,法律界另一個喜訊。林定國鼓勵香港的年輕律師把握機會,以更廣闊的視野積極裝備自己,參與大灣區執業考試,在大灣區這個更大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才能。
林定國續說,律政司將會繼續積極配合司法部、廣東省司法廳等機關的工作,吸引更多香港法律執業者報考,進一步顯現大灣區律師執業制度的優勢及成效,為國家培養更多具備雙重執業資格的涉外法律人才。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和香港律師會會長陳澤銘均表示歡迎。杜淦堃指,此決定為大灣區法律事務注入了熟悉普通法訓練的年輕力量,對大灣區的青年企業家及本地特別是新晉大律師來說,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雙贏決定。
大律師公會曾建議放寬執業年資門檻,杜淦堃表示,具3年執業經驗的大律師,除了掌握草擬法律檔及給予法律意見外,通常已積累一定的法庭實務經驗,除有助大灣區的初創企業處理涉外法律糾紛外,他們更了解高新科技的發展,對於青年企業家來說,聘用更了解他們業務的新晉大律師時,有更多選擇,而新晉大律師亦多了一個擴展業務的良機。
陳澤銘亦表示,此決定可擴闊年輕律師的專業發展空間,指近年每年平均有超過600人獲得律師資格,大部分都是青年律師,相信放寬門檻能夠令更多青年律師受惠。
「《試點辦法》有助吸引更多年輕香港律師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執業考試。」民建聯司法及法律事務發言人周浩鼎說,截至9月28日已有1500多名港澳律師參加了考試,其中357名獲得律師執業證書,他早前亦已經通過考試。周浩鼎說,《試點辦法》有效吸引香港的執業律師,學習及了解內地法律制度,為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做好準備。
357港澳律師領取灣區執業證
對於下調考試門檻至執業3年,周浩鼎認為有助年輕香港律師參加執業考試,香港律師擅長普通法,若能更加了解內地法律制度,並與更多香港同業在大灣區9個城市執業,對於有助於對接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地區的經貿合作。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0年8月決定授權國務院開展試點工作,符合條件的香港和澳門法律執業者通過大灣區考試並取得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後,可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試點工作為期三年,原至今年10月4日屆滿,此次修訂延長了試點期限至2026年10月4日。根據國家司法部的資料,截至今年9月28日,已有357名港澳律師領取了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