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李大宏:新聞界要當好香港的建設者和維護者

時間:2023-09-29 04:02:27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香港新聞界慶祝74周年國慶酒會昨天舉行,香港新聞界慶祝國慶籌委會主席、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致辭表示,新聞界在新時代要做好「建設性媒體」,必須厚植家國情懷、優化專業質素、提升服務意識、積極參與國際傳播。

  李大宏表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香港發展進入了由治及興新階段,香港新聞人躬逢其盛,如何從國家大戰略、大格局、大願景中去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這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話題。對於新時代如何做好「建設性媒體」,他分享幾點看法:

  做「建設性媒體」,首先要厚植家國情懷。香港是多元社會,大家理念或有不同,但愛國愛港是最大的公約數。今年的香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有40多家傳媒的200多位社長、總編以及新聞採編和行政主管參與,陣容空前鼎盛。香港未來會面對各種挑戰,我們要當好香港這個家園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堅定捍衛憲法、基本法共同確定的香港憲制秩序,明辨是非,堅守法治;要積極搭建集思廣益的平台,凝聚社會主流共識,匯聚一切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形成發展的合力。

  做「建設性媒體」,必須要優化專業質素。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難點熱點,我們不能只執着於發現問題、曝光問題,而應該多走一步,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多發建設性聲音,多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只為了銷量或流量而熱衷於渲染矛盾,放大分歧,激化社會對立情緒,而應該架起多方溝通的橋樑,推動各方充分討論和理性分析,尋求共識和解決方案。

  多走一步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做「建設性媒體」,離不開提升服務意識。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香港社會的焦點所在。新聞界應該堅持「為大眾服務」的根本原則,在服務公眾、推動各方合力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傳媒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做「建設性媒體」,還要積極參與國際傳播。香港在對外傳播方面有着內地媒體不具備的優勢。我們要着眼於服務中華民族復興的大局,充分發揮香港傳媒市場發達、話語體系與國際接軌的獨特優勢,向世界解讀國家大政方針,解碼中國成功經驗,展現中國億萬人民以高昂的熱情建設國家的精神風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更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