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醫健事/女嬰染腦膜炎險死 醫生籲打針防患

時間:2023-09-18 04:02:41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兒科醫學會和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建議家長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加強防護能力。\大公報記者劉碩源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碩源報道:本港今年截至八月,錄得五宗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個案,有13個月大女嬰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後,一度出現癲癇症狀並陷入昏睡,瀕臨死亡邊緣。香港兒科醫學會和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指出,隨着防疫措施放鬆、市民外遊越趨頻繁,增加感染腦膜炎機會,而現時致死及致殘率最高的B型腦膜炎成為了主導性的腦膜炎雙球菌,致死率和致殘率分別達10%及20%,危害不容輕視。學會建議家長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加強防護能力。

  早前一名13個月大、沒有外遊史的女嬰感染腦膜炎雙球菌,一度瀕臨死亡邊緣。患者在確診前兩星期有流鼻涕和輕微咳嗽等症狀,向私家診所求診後,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療肺炎約5日,但突然出現高燒及抽搐,須送院治療,一度出現約10分鐘的癲癇症狀,並昏迷30分鐘。幸好女嬰最終脫離危險,住院一周後康復。

  死亡率高達一成

  香港兒科醫學會主席、兒科專科醫生馮寶姿表示,腦膜炎雙球菌主要經由患者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播,潛伏期約2至10天。目前約九成因腦膜炎而死亡的青少年或兒童是在確診後24小時內死亡,死亡率達一成。康復者有兩成可能留下聽覺及視力受損等後遺症,嚴重者甚至有智力受損及截肢等長期殘疾。

  馮寶姿表示,入侵性腦膜炎症狀包括高燒、嘔吐等,與感冒相似,而嬰兒則獨有尖聲大哭、頭頂囟門凸出等症狀。她提醒家長,若發現幼兒出現深色、按壓不會變色的「瘀疹」,有機會是相關症狀,應盡早送往配有深切治療部的醫院就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