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體(Hippocampus),是人類及脊椎動物腦中的重要部分,其名字來源於這個部位的彎曲形狀貌似海馬。人類和哺乳動物都有兩個海馬體,分別位於左右大腦半球。它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擔當着關於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
海馬體的神經元如何產生記憶是記憶研究中最核心的關鍵問題。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1904-85)假設一束一束正處於激發狀態的神經元會相接,變成連在一起的「細胞集群」(cellassembly)。細胞因神經信號的電子化學能量激發而形成樹突(dendrites),樹突和樹突連在一起,讓細胞連接成一組依序激發的信號單位。此後,如果這個集結起來的細胞集群若有任何神經元受到刺激,所有神經元都會被激發。這個細胞集群代表一個記憶。簡言之,作為信號單位的細胞集群依序激發而構成的神經編碼,就代表一個記憶。
人腦有680億個神經元
神經元最多可長出15000個樹突,人腦有680億個神經元;可以想見,樹突分枝和新突觸形成的連接數量是天文數字。
要形成記憶,即便只是短期記憶,其關鍵程序是細胞一起激發的時間必須夠長夠久才能連在一起。一起激發會形成瞬時記憶,連在一起形成更久的記憶。
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左側海馬迴體積較小,如果憂鬱症反覆發作或持續時間較長,縮小程度會更大,但只要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記憶功能就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