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央援港醫院「先導計劃」擴至全港

時間:2023-07-12 04:02:27來源:大公报

  圖:鍾女士做完檢查,大讚醫院服務水平,更表示10分滿分的話會給予9分。\大公報記者劉碩源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碩源報道:醫管局在落馬洲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推行「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過去兩個月內已有近1300名病人受惠,輪候時間縮短近七成。醫管局表示,先導計劃由本月起擴至全港公院轉介的病人,並增設甲狀腺眼疾磁力共振掃描服務,以及處理需提早接受放射科檢查的病人和非緊急病人個案,預計今年底可累計完成6500宗檢查。

  在公立醫院進行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放射科檢查,非緊急病人隨時要等候十多個月。先導計劃於今年4月底開展,邀請非緊急、情況穩定和行動自如的非住院病人,轉往落馬洲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接受放射診斷服務,初期主要服務新界東醫院聯網轉介的病人,5月中擴至新界西聯網。

病人輪候時間縮短近七成

  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昨日表示,截至6月30日,已有1297名病人接受服務。參與計劃的病人輪候服務時間顯著改善,輪候電腦掃描(CT)的中位數由106星期減至32星期,減幅69%,輪候磁力共振掃描的中位數則由104星期減至36星期,減幅65%。

  「如果滿分是10分,我會給9分。」昨日在應急醫院接受檢查的鍾女士告訴大公報記者,三年前開始就診,原預約排期至明年初才做檢查,現在提早了半年以上,感到很高興。

  李醒芬稱,北區醫院一名65歲男病人懷疑左邊腎結石,需進行電腦掃描檢查確定,但一般需輪候18月;另一名北區醫院的69歲男病人,X光肺部檢查懷疑心臟附近有陰影,電腦掃描檢查排期至明年4月。該兩名病人於5月初同意轉介往應急醫院,均已於6月21日完成相關檢查,65歲病人輪候時間只需2個月。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表示,已有逾千名病人接受服務,對沒參與計劃的病人而言,整體輪候時間也有改善,並有助紓緩公院放射科服務的壓力。

  先導計劃由本月起擴至全港公院轉院病人,服務範圍除腦部、鼻竇、眼眶、腹部、盆腔、胸腔等造影檢查,亦為甲狀腺眼疾患者提供眼部磁力共振掃描服務。需提早接受放射科檢查的專科門診病人,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也可由醫生轉介到應急醫院進行檢查。

增免費專車班次接載病患

  李醒芬稱,先導服務服務量正逐步增加,電腦掃描每日處理量由4月的19宗,增至本月的27宗,下月將增至42宗;磁力共振每日處理量由4月的9宗,增至本月的14宗,下月將增至15宗。預期今年底可完成4500宗電腦掃描、2000宗磁力共振檢查。

  冼藝泉稱,應急醫院現有3部電腦掃描造影機,但只啟用1部,另有1部1.5T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機,未來將逐步啟用另外2部電腦掃描造影機,目標是發展成高流量的放射科日間服務中心,集中處理全港的非緊急個案。應急醫院將由7月28日起,加強免費專車班次,接載病人往返上水、屯門或元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