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消委會報告/暗收加一標錯價 電子點餐陷阱多

時間:2023-05-16 04:23:37來源:大公报

  左圖:掃碼點餐時要留意實際收費有否不同。 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右圖:疫情後市民外出用膳,電子點餐已成為習慣。

  食肆顧客需自行掃描二維碼的落單做法漸見普遍,衍生的收費爭議也隨之增加。消委會今年首四個月已接獲453宗食肆爭議投訴,當中以收費爭議佔最多,包括電子餐牌標錯價錢、隱藏加一服務費、熱水當作「茶芥」收錢等。有個案「掃碼」落單時服務費為0,埋單時卻被收「加一」;亦有個案指實際收費較電子落單時貴60元,可謂「魔鬼藏於細節內」。

  消委會提醒,市民外出用膳,對餐廳是否準確收費應加倍注意,而商家應確保餐牌、點餐系統、店內告示、宣傳單張等內容清晰及一致。\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

  新冠疫情期間電子點餐系統崛起,不少餐廳改用掃描二維碼(QR Code)要求食客自行落單,惟部分照收服務費惹來不滿及爭拗,甚至出現老人不諳點餐而黯然離去的心酸場面。消委會今年首四月接獲453宗食肆相關投訴,較2022年同期的289宗大幅上升。常見個案包括顧客在不同理解情況下被徵收服務費,及實際收費與餐牌顯示不符等。

  在最新一期的選擇月刊,消委會分享多個電子點餐的投訴個案。有投訴人到餐廳用膳,並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點餐,當時電子餐牌顯示套餐收費為每位228元,惟當他翻查帳單,發現兩份套餐收費共576元,即每位收費為288元,較電子餐牌顯示價錢貴60元。

  熱水當 「茶芥」 餐廳拒退款

  餐廳職員解釋電子餐牌仍未更新,但投訴人認為電子餐牌顯示資料已在當日更新,不接受「未更新」的解釋與補償安排,批評餐廳涉及不良銷售手法,經消委會調停後,餐廳表示願意向投訴人退回差額及當中的加一服務費,合共132元。

  另一個案的投訴人到餐廳享用晚膳,並使用二維碼系統點餐,而「服務費」一欄顯示收費為0元,但結賬時收據卻顯示有一項「加一服務費」。餐廳回覆消委會稱,由於其點餐系統剛啟用不久,部分設定仍待完善,因此點餐帳單內未有顯示收取「加一」,餐廳表示已向系統供應商反映並作出更正,同時願意向投訴人退回相關款項。

  消委會也提到一個與點餐紙有關的投訴個案,個案中投訴人與朋友到餐廳午膳,當時有職員主動送上熱水,結賬時賬單上有一項「中國茗茶水」收費,投訴人質疑餐紙上雖列明「另收茶芥」,但坊間普遍認為「茶芥」應包括熱茶及調味醬料,惟餐廳職員當時沒有提供過醬料,加上點餐紙上寫道 「Prices are excluded condiment fee and tea charge」,認為餐廳有隱藏及強迫消費之嫌。

  投訴人其後向消委會求助,要求餐廳退回「中國茗茶水」收費,並建議對方在點餐紙上清楚說明所有硬性收費項目及價錢。消委會向餐廳指出,其點餐紙與餐牌內容並不完全一致,餐廳則回覆消委會指,餐桌上另設餐牌,最後一頁已列明所有固定收費,包括「中國茗茶/熱開水」每位20元的收費。該餐廳最後未有退款,但表示理解投訴人的不滿,同意改善點餐紙上的字眼。

  應保留傳統落單 照顧老顧客

  消委會指出,任何商戶包括食肆都必須在交易前,讓消費者清楚知悉收費安排,不應到結賬一刻才徵收先前未提及的費用或隱藏任何收費,並適時更新內容,確保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以免引起不必要爭拗。此外,食肆亦應照顧部分不諳新科技或不熟悉電子落單系統的老顧客,讓他們繼續以傳統方式點餐,或提供相關協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