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七旬婆婆稱被游說購200萬元保健品 消委會跟進

時間:2023-05-03 04:24:00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一名七旬婆婆早前暈倒入院,被家人揭發她在十年間,於一間標榜健康食品及護膚品的商戶花費近200萬元,買入逾2000樽保健品,懷疑有人硬銷令婆婆作出「不合理行為」。事件引起社會熱議。不過,該商戶則指婆婆言論有損商譽,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70多歲的陳婆婆(化名)接受媒體訪問,指控在該商戶的推銷下,令她十多年來在該商戶購買逾2000樽保健品,目前還有逾1200樽寄存在商戶倉庫。她接受傳媒訪問說,「感到很困擾,像無底深潭,永遠都跳不出去!」婆婆稱每次往拿貨,都有職員再推銷,形容為「或者一輩子都吃不完」。若以一樽保健品有100粒估計,一般一個月食完,2000樽的話便需要吃166年。

  陳婆婆十多年前首次在該商戶購買保健品服用,其後曾購入逾25萬元的減肥療程,但她與家人做過減肥療程後認為並不適合,向商戶申請退款但遭拒絕,當時職員向她提出可補回差價購買保健品,一買便是8種共330樽。婆婆稱職員指吃不完可提供寄存服務,有需要時可到專櫃取貨。不過,她每次取貨時,職員都會游說她再買不同保健品。

  陳婆婆展示的產品和單據等資料,她購買的產品包括6款魚油、2款明目產品,以及其他丸裝保健品和酵素飲品等。以她已取的12款產品的服用量計算,她每日便要食多達44至150粒。

  海關:若發現違例即執法

  涉事商戶指控婆婆的言論損害商譽,稱會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消委會對事件表示關注,由於涉及的金額和貨量較大,長達近十年,會盡力協助事主。如商戶知悉消費者因年紀老邁而判斷力受影響,仍利用此弱點,使其不停進行遠超所需的交易,或可構成《不合情理合約條例》下的「不合情理行為」。

  海關回覆查詢表示,暫未接獲相關舉報,但已立即作出跟進,主動聯絡消委會了解事件,如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情況,會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