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消費券到手 開心掃貨留意價格

時間:2023-04-17 04:23:38來源:大公报

  圖:新一期消費券昨日派發,有市民立刻購買金飾保值。\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新一期消費券昨日開始派發,預計640萬名市民受惠,假日零售及餐飲市道暢旺。不少市民表示,消費券會用於購買日用品,但《大公報》發現,部分商戶趁機加價,部分超市日用品價格輕微上調,亦有餐廳取消套餐優惠。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消費券是一件好事,但不少街坊反映,不少零售產品優惠減少,呼籲市民使用消費券時留意貨品價格和相關條款,做個精明消費者。\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賴振雄、鍾佩欣

  政府再派發消費券,首期3000元(合資格非永久性居民1500元)。昨日上午,多個港鐵站也有人排隊領取消費券。透過「公共交通費補貼機」拍八達通卡領消費券的市民,會先領取交通費補貼,之後再領取消費券,由於八達通儲值限額是3000元,市民未必可以即時領取全數首期3000元消費券,要先消費降低儲值額,再次拍卡,才可以領取餘額。

  市民爆買 商場酒樓人頭湧湧

  消費券到手,帶旺假日零售及餐飲市道。昨日不少商場人頭湧湧、酒樓食肆坐滿人,連到離島遊玩消費的市民都較平時鬆手。長洲精品手信店負責人楊先生表示,首日發放消費券,市民在消費上明顯「爽手一點」,買多數件貨品,他又預料首期消費券使用期兩個多月期間會對零售生意有增長,料約有一成升幅,「今日有些人是留到有消費券先過來買小枕頭」。

  不過,不少市民表示,會用消費券作購買日用品。市民陳小姐認為,現時百物騰貴,加上交通工具加價等,要慳住用;市民黃先生表示,消費券會用於購買日常用品和飲食,但他發現消費券派發後,超市部分商品價格有調整,之前常買的零食沒有了之前的單件優惠價。

  記者在消費券推出前,曾記錄連鎖超市多項食品價格,發現部分商品在消費券派發後加價,以5公斤袋裝大米為例,四種熱門品牌的價格上升4元至9元不等,有三個品牌額外推出買兩袋特價優惠,但算出的每件平均單價仍比消費券派發前的單件價格貴。

  部分食肆則取消了原有的套餐優惠,變相加價。記者昨日在黃大仙某商場兩間食店,分別購買一盒炒飯和韓式牛肉飯,對比兩個多星期前,兩款飯均取消套餐優惠,未有再隨餐附有小食或飲品,若再另行點選,實際價格較以往貴10多20元。店員表示,近日已取消有關優惠。

  另外,記者留意到多間餅店,西餅單件價格對比兩星期前,上調2至3元,其中一間的西餅更由以往平均38至42元,飆升全部超過42元,部分甚至達到45元或以上。

  商戶紛推優惠 部分附帶條件

  為迎接消費券派發,不少商戶紛紛推出現金禮券優惠,但部分優惠有附加條件。有連鎖超市即日起至4月21日,購買面值50元禮券,凡買滿1000元即送總值200元現金優惠券,滿2000元則送總值350元現金優惠券,但有關禮券到期日為12月31日,送贈的現金優惠券均設有最低消費及使用限制,到期日至4月30日。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消費券派發後,不少街訪反映部分零售產品加價或減少優惠,部分商戶提供優惠,但須購買多件貨品或指定金額才可享有優惠,但相比以往價錢亦無太大分別。呼籲市民在使用消費券購買商品時,留意貨品價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