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長者安居樂」項目擬建跨代共融社區

時間:2023-04-15 04:24:17來源:大公报

  左圖:房協慶祝成立75周年,邀請「Chocolate Rain」創作者麥雅端(左一)等本地藝術家,夥拍居民製作不同的視覺藝術裝置。\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右圖:北角健康村的壁畫,構圖設計配合邨內樓宇的命名。

  房屋問題是本港首要處理的社會問題,香港房屋協會主席陳家樂表示,房協未來20年可提供逾4.5萬個單位,當中3.5萬伙將於未來10年間落成,建屋量是房協有史以來最高。其中六個資助出售項目共5000多個單位,預計今年及明年陸續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

  面對人口老化,房協將再推出長者安居樂項目,在粉嶺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筲箕灣明華大廈與觀塘花園大廈重建項目內,均會有長者安居樂大廈,希望建立「長、中、青、幼」跨代共融社區。\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陳家樂接受訪問時表示,房協成立75年來,擔當「房屋實驗室」角色,已完成100個不同項目,合共興建7.4萬個住宅單位。現正規劃及興建的25個項目中,7個是舊邨重建,6個是資助出售房屋,5個是專用安置屋邨,4個是長者房屋,3個是市區寮屋區。其中未來10年落成的3.5萬個單位,2萬個來自專用安置屋邨、市區寮屋區發展項目。

  6個興建中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可提供5000多個單位,將於2025至2028年落成,包括啟德第2B區1號地盤、安達臣道R2-2、R2-3和R2-4地盤、粉嶺馬會道、元朗元龍街項目。房協預計,今年及明年陸續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相關預售申請仍在等候政府審批。

  積極採用組裝合成法

  陳家樂稱,房協建屋運用智慧建築技術,2018年起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縮短上蓋施工時間、減少建築廢料等。MiC組件較大,供應商多數在內地,房協會在考慮運輸途徑、成本、地盤附近環境等因素後,在適合的地盤運用MiC建築法及其他數碼化科技,其中古洞北的專用安置屋邨將採用MiC建築法。

  陳家樂強調,房協會配合政府政策,全速發展更多優質居所,以滿足本港日益殷切的住屋需求。單位規劃設計以居民生活需要作考慮,例如透過可改動設計單位,讓居民由年輕住到年老,達至居家安老。屋邨也會適當地加入居家安老服務,營造跨代共融環境。

  近日新落成的紅磡豐頤居,是房協第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陳家樂稱,截至前日(13日),示範單位已吸引超過7400人次參觀,新申請超過600個,令長者安居樂計劃總申請人數增加超過一倍。豐頤居首批住戶料可於7至8月陸續入伙。

  房協計劃,未來的發展項目,例如粉嶺百和路項目、明華大廈和觀塘花園大廈重建項目,均將長者安居樂納入其中。陳家樂稱,希望社區中有長者、年輕人、有家庭,也有不同的配套設施,增進鄰里關係,「長者看到細路仔都會很開心,年輕人與長者傾偈,可以聽到很多人生經驗,對整個社區營造和諧的氣氛,都很有幫助。」

  現金流受壓 研融資方案

  「史無前例」的建屋量對房協財政造成壓力,陳家樂坦言,由於短期內無新項目出售,現金流在兩年內出現缺口,但強調整體財政穩健,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隨着2026年出售資助房屋,資金回籠,情況會紓緩,加上房協財政儲備充足,現時的建屋規劃、工程及質量不會受影響。房協正研究和籌劃融資,包括整合投資組合,或透過貸款籌集資金,今年稍後敲定具體方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