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葉浩源報道:虛擬貨幣投資騙案頻生,手法層出不窮,警方去年錄得近2.8萬宗詐騙案,較前年增約四成五,當中投資騙案佔2850宗,涉及金額高達18億元,不少涉及虛擬貨幣和電話騙案。
33歲男被騙走57萬元
最近有騙徒利用WhatsApp等手機即時通訊軟件尋找目標,有女建築師慘被騙走逾2400萬元。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社交通訊軟件屬互聯網上的應用程式,不是由受《電訊條例》規管的電訊營辦商提供的服務。
最近一名44歲女建築師,經WhatsApp認識自稱台灣同行兼所謂投資專家,誤信投資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
據悉,女事主與騙徒於去年6月在WhatsApp認識,雙方經多次線上傾談後,騙徒引誘她到一個虛假網站投資泰達幣。事主根據網站的客服指示,於去年6月至今年1月,分65次匯款共2452萬元到指定銀行戶口,其後事主欲收回收益,對方聲稱需支付行政費用,事主不遵從,該虛假網站即停止運作,騙徒亦隨即失去聯絡。
昨日警方另接報一名33歲男子同樣經WhatsApp收到陌生人訊息,對方稱接受問卷調查可獲獎賞,男事主在完成問卷後被邀加入一個Instagram社交媒體群組,內有人自稱所謂投資專家游說他投資比特幣(Bitcoin),事主不虞有詐多次轉賬共約57萬元至多個指定銀行戶口,惟欲提回款項時反被要求轉入更多金錢才可,終無法提取遂報警求助。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處理,暫未有人被捕。
假冒AlipayHK短訊重現
另外,警方昨日在fb發帖,指「闊別一季的假冒AlipayHK短訊重出江湖」,騙徒訛稱用戶的賬戶有違規,唆使用戶登入連結假網站進行登記,從而騎劫賬號,轉走餘額。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勿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