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工島過海鐵路 駁通港島西洪水橋

時間:2022-12-21 04:23:36來源:大公报

  圖:交椅洲人工島土地用途規劃

  「明日大嶼」擬議新方案昨日出爐,政府最新估計,整個項目造價上升至5800億元,三個交椅洲人工島共1000公頃,建造工程將由2025年底起進行,跨越20年,料可提供21萬個住宅單位、27萬個就業職位,首批住宅單位可望最快於2033年入伙。

  人工島規劃採用「15分鐘生活圈」概念。政府並擬建全長約30公里的新過海鐵路,連接港島西與洪水橋;另規劃全長13公里的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將是本港首條毋須經九龍來往港島和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開闢關鍵路線打通香港。政府表示,不但可滿足人工島的交通需求,也大大加強香港交通運輸網絡的連通性。\大公報記者 邵穎

  政府表示,交椅洲人工島提供良好契機,規劃一組策略性運輸基建,初步建議的策略性運輸基建走線,接駁現有或規劃中的主要幹道和鐵路,往西連通香港國際機場、珠海和澳門,往北連通「北部都會區」、前海和深圳,往東連通九龍西,而往南則連通港島西和中環。整個交通運輸網絡將四通八達。

  核心商業區佔地約100公頃

  就「北都」發展,政府正規劃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和前海,便利往來。藉着建造交椅洲人工島的機遇,政府建議將策略性鐵路向北延伸至洪水橋,並接駁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新建議的30公里鐵路由洪水橋起,途經屯門小欖、大嶼山欣澳、人工島A島和C島,終點為香港大學站,刪減了原計劃途經屯門、三聖、黃金海岸等車站。

  至於全長約13公里的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的連接路,初步設計連接路南段以海底隧道的形式建造,連接人工島及於港島西接駁四號幹線;北段初步設計以高架橋或隧道形式,連接人工島至正在規劃中的11號幹線及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連接路於人工島的登陸點會設置於C島。政府建議於填海工程開展期間同步興建連接路,爭取在2033年完成,以支援造地工程及配合首批居民在同年入伙的目標。

  三個人工島之間的交通,政府初步建議以環保集體運輸系統連接,C島預留位置設車廠,並於島上合適地點轉乘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人工島採用「15分鐘生活圈」概念,規劃七個宜居生活社區,每個社區佔地約80至100公頃,居民可以步行或騎單車等健康出行模式,在15分鐘內從居所到達不同目的地,獲取各種生活所需。A島東面將打造面積100公頃的核心商業區,包括商業、住宅、文化康樂及休憩等不同用途。

  議員冀提早上馬及竣工

  立法會議員黃元山歡迎政府建議,期望盡可能提早工程上馬及完成時間,讓市民早些受惠。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則批評,鐵路新走線放棄屯門南50萬人口和沿岸居民,忽略屯門需要,亦未能用盡這條新鐵路,他誓死反對新方案。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主管葉文祺表示,鐵路方案避開屯門市中心,難以紓緩區內50萬人口的龐大交通需求,建議政府探討將屯馬綫屯門南延綫接駁新鐵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