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大公報記者日前在粉錦公路目擊一名學牌女騎士為影靚相,竟然舉起左手擺甫士,僅靠右手控車,旁邊另一名電單車手也有樣學樣。左下圖:學牌男騎士入彎時疑因車速過高飄到對面行車線逆行,幸好當時無對頭車。右下圖:有電單車「學神」在禮頓道集體無視學牌禁止駛入的道路標誌,十分危險。\大公報記者盧剛昌攝
疫情下外賣生意火爆,吸引不少失業或開工不足,計劃轉行送外賣的市民考電單車牌;加上本港私家車養車成本貴,電單車易泊車又省油,養車成本較低,令越來越多人選擇考電單車牌。不過,學牌、P牌電單車近年意外頻生,上月4日及去年12月就分別發生兩宗意外,造成一死一重傷。
大公報記者多日來走訪多區,目睹不少學牌、P牌(暫准駕駛執照)電單車的驚險駕駛場面,在郊外有女騎士為影靚相竟單手控車擺甫士,也有車手入彎時失控飄到對頭線;有學牌車在鬧市「學禁」路段行駛,又胡亂超車切線。有專家建議運輸署盡快修例,只准初學者駕駛易操控的電單車,並強制司機穿氣囊保護衣。\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蘇荣
上月4日在石澳道鶴咀路段一處彎位,一輛學牌電單車失控越過雙白線,猛撼迎頭駛至的跑車,女騎士被撞至凌空翻滾墮地重傷,電單車嚴重損毀。去年12月26日在同一路段,一輛P牌電單車在彎位失控,越線猛撼對頭私家車,兩車起火焚燒,鐵騎士送院不治。據悉,涉事的石澳道彎多狹窄,以往曾發生多宗意外。據運輸署統計,今年頭8個月,電單車意外已造成10人死亡,181人重傷。
亂入鬧市「學禁」路段
大公報記者得知大埔新娘潭及粉錦路等地,是假日電單車手郊遊的熱門路線之一,較早前連續在周六及周日走訪以上路線及銅鑼灣,目擊不少學牌和P牌電單車涉嫌違例駕駛。
記者周六上午先到石澳道,疑因有警察在附近設置路障,守候多時未見有學牌電單車經過。中午轉往銅鑼灣大球場徑,不久即見路上有兩輛學牌電單車,其中一輛只在車尾掛「學」字牌,涉嫌違反規例。兩輛車行駛期間不時同線並排,兩司機又不時在路中候車期間聊天。二車行至禮頓道時,更同時罔顧安全胡亂切線,並把車停在殘疾專用泊位內長談,其後在黃泥涌道轉入樂活道時,一起駛入「學」牌禁行道路,不但違例,亦隨時累及他人發生意外。
隔天周日上午,大公報記者到了新娘潭和鹿頸,見遊車河的電單車友絡繹不絕,當中夾雜不少掛學牌和P牌的電單車。其中一輛只在車尾掛學牌的大馬力電單車特別「活躍」,車上的女騎士和另一名掛學牌的男騎士,一起在附近路面多次往返練習駕駛。記者守候期間,電單車友走了一批又來一批,不時有學牌、P牌車夾雜其中,當中有人明顯技術欠佳,開得左搖右擺;也有人駛出停車場時未能控制車輛,竟衝到對面線,幸好當時並無對頭車。
另一個周日上午,大公報記者到粉錦公路近榮昌茶座附近觀察,發現有多名攝影師在拍攝來往車輛,消息很快就吸引了數十輛電單車特意前來「路過」拍照,當中不乏學牌和P牌騎士。
女騎士失平衡險路中跌車
其中一名駕駛大馬力電單車的學牌女騎士,入彎前在距離攝影師約30米之處,竟然舉起左手擺甫士,僅靠右手控制電單車。一旦路面出現高低不平或有石子,隨時發生意外。記者其後目睹該名女騎士在一處雙白線等候右轉時,疑失平衡差點連人帶車跌倒在路中間。而在附近路段,記者發現另一名學牌鐵騎士駛入一個左彎時,疑因車速過高,失控越過中線飄到對面線,幸好當時並無對頭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