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連鎖餅店Crostini在政府的暫緩追租安排結束後,即被業主追租,昨日突然全線結業。
政府疫下援助商業租戶、為期三個月的「暫緩追討欠租安排」受到歡迎,但該安排於7月底結束後,出現「第一滴血」。擁有11間分店的連鎖餅店Crostini,昨日突然全線結業,令大批顧客的餅卡及咖啡券隨時變成廢紙;工會接獲近百名員工求助,8月份薪金仍未支付,涉及至少逾百萬元。
《大公報》翻查資料發現,剛過去的8月,Crostini及其母公司鴻膳有限公司涉及8宗追租訴訟。有業界人士透露,「禁追租令」結束後,有發展商追欠租,同時加追利息,部分高達年利率20%至30%,導致商戶經營百上加斤。\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古倬勳(文) 攝影組(圖)
Crostini於本周二(13日)晚上透過社交網站公布,因疫下百業蕭條,前年起經營環境十分惡劣,未能力挽狂瀾,全線結業,並對所有受影響的顧客及員工致歉。至昨日下午Crostini社交網站仍然運作,大量顧客留言投訴,擔心餅券和咖啡券已變成廢紙,店方隨即關閉留言功能。
11分店欠租700萬 部分被收舖
Crostini在本月初仍然宣傳有新款蛋糕推出,中秋節前夕繼續有月餅供應,不過分店關門早有先兆。翻查紀錄,有顧客在數日前在網上留言稱,發現部分分店突然停業,而仍開業的店舖暫停咖啡或部分產品供應。大公報記者昨日到分店了解,擺放蛋糕的凍櫃早已被清空,觀塘總公司先後有供應商到場拍門,有供應商指餅店拖欠30多萬元貨款。
Crostini創辦人黃光輝昨日向傳媒表示,疫情爆發以來,生意大減三分之二,限聚令下少了人聚會,訂購蛋糕等銳減,政府的暫緩追租安排結束後,即被業主追租,令現金流更見底。他聲稱,已經向朋友借貸連同個人積蓄合共8000萬元,無奈仍然無法解決財政問題,全線11間分店合共欠業主600萬至700萬元租金,早前有業主安排執達吏收回三間Crostini分店店舖,包括荃灣及馬鞍山分店,引發連鎖反應。
暫緩追租條例於今年5月初實施,3個月的「保護期」剛於7月底結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措施在過去數月促成部分商戶成功與業主達成重構租約或調整租金協議,但仍有部分商戶8月收到業主追租的律師信,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傳媒表示,估計現時有最多已8000間食肆接獲催租信。《大公報》翻查資料,Crostini及其母公司鴻膳有限公司8月份共有8宗被入稟法庭的追租訴訟,涉及租金共達258萬9千多元,其中一宗8月22日入稟法庭的租金訴訟涉及款項高達47萬元,起訴方為新鴻基地產發展的附屬公司,其他入稟追租的商場有九龍倉置業的時代廣場有限公司及荷里活廣場有限公司;恒基兆業旗下公司亦入稟追討共78萬7千多元租金。
對於顧客質疑該店於結業前仍然售賣餅卡,黃光輝解釋:「我們(原本)沒有打算結業,我們真的被人迫到沒有辦法。」問到會否向顧客退款,黃光輝稱,要留待清盤人安排,仍然期望有新投資者入股。
零售界疫下結業潮恐持續
「政府只要求業主不追租,業主仍然可以事後追收利息。」稻苗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向《大公報》表示,有業界反映,政府的暫緩追租安排結束即被業主追租,而且同時被追收相關利息,部分追討甚至高達年利率20%至30%。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大公報》表示,餐飲零售界經營成本佔比最大的是租金,即使疫下租金回落,但相比現時經濟環境,付出的租金與生意比例仍是相當相當高。如果疫情持續,防疫政策維持,餐飲宴會仍然有人數限制,他預計餐飲零售界結業潮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