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30歲男患者前日抵港後,入住西環華美達海景酒店接受檢疫。(右)猴痘患者身上會出現皮疹。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之際,本港出現首宗猴痘輸入個案,一名30歲男患者在美國、加拿大逗留過後,前日(5日)由菲律賓抵港,抵港前已出現病徵,現於瑪麗醫院單獨隔離,情況穩定。政府啟動猴痘準備及應變計劃下的戒備級別,衞生防護中心評估該患者在海外期間曾進行高危活動,抵港後未進入社區,亦無密切接觸者。
有專家表示,猴痘病徵輕微且發病位置隱蔽,不易察覺,很難防控輸入個案,而該病感染風險與旅遊史有關,呼籲過去三周曾在猴痘傳播地區從事性接觸等高風險活動人士留意身體狀況。\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初步調查顯示,該名男患者於8月2日至9月2日期間,曾到訪美國和加拿大,其後轉往菲律賓,前日乘搭菲律賓航空PR300班機抵港。他於8月30日已出現皮疹,9月2日淋巴腫脹,前日抵港後,入住西環華美達海景酒店接受檢疫,出現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症狀,致電求助後,被送往瑪麗醫院檢查,皮膚水泡樣本的核酸檢測證實感染猴痘。
現於瑪麗醫院單獨隔離
他現於瑪麗醫院負氣壓隔離病房進行單獨隔離,情況穩定。張竹君稱,他不曾進入社區,由抵港至檢疫酒店期間為密封式管理,亦無同行者。他抵港前曾到過三個國家,相信於潛伏期間在海外進行過高危活動,但沒有接觸確診或懷疑確診猴痘人士。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猴痘的傳播途徑需要長時間很緊密的接觸,多數感染者為男男性接觸者。這名男患者並無密切接觸者需強制隔離,但因屬於本港第一宗猴痘個案,當局希望謹慎處理,與男患者乘搭同一航班抵港的機組人員及乘客,以及採樣人員與檢疫酒店的人員,應留意有否出現病徵及在有需要時求醫。
徐樂堅說,目前本港對猴痘處於戒備級別,當局會密切監察,在得悉有新增個案後盡快採取防控措施,減低猴痘在港擴散的風險。政府正採購猴痘疫苗,預計本月底到港,屆時首要接種猴痘疫苗的群組是密切接觸者。
專家:猴痘發病位置較隱蔽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感染猴痘病毒後因皮疹出現位置較為隱蔽,若皮疹在衣褲遮不到的地方還可觀察,若長袖長褲,且感染者隱瞞的話,則很難發現,故對該個案入境香港並不能說是防疫措施的漏洞,公眾亦不要產生不必要的歧視,反而有機會將感染者推向地下,令防控更加困難。
梁子超稱,猴痘的傳播風險多與旅遊史有關,若過去三星期曾在猴痘傳播地區從事過高風險活動,如性接觸或性服務等,應多留意身體狀況,一發現皮膚出現不尋常的幾粒痘等症狀,應盡早求醫,提高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