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派發電子消費券除了對經濟有提振作用之外,亦有助推動本港電子支付的發展。
政府派發的第二輪消費券已經半個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因疫情關係,本港對外往來尚未完全恢復,穩住經濟需要靠自身努力,派發第二輪消費券後,不少市民的消費多於消費券金額,他預期消費券起碼提振經濟1.2%,否則今年經濟將錄得負增長。\大公報記者 李欣穎
政府第二階段消費券於8月7日起發放,總額逾300億元。陳茂波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根據中文大學研究,去年每名合資格市民獲派5000元消費券後,平均每人會多花4000至8000元,變相對經濟有較大支持,發揮更大乘數效應。他期望今次派發消費券,亦可以協助更多中小企,穩住打工仔的就業。
今輪5000元的消費券分為兩期至三期派發,不少市民覺得未能一次過收到5000元,消費時不夠暢快。陳茂波昨日再次解釋,分期發放消費券,是因為考慮到不同市民面對的環境不一樣,有人希望一次過收到錢,可以大額消費;亦有人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希望等到聖誕節或新年才使用。
有助推動電子支付
陳茂波稱,消費券可望對經濟有1.2%的提振作用,政府最新估算,今年的經濟增長是負0.5至正0.5,他說「要不是1.2%的提振,我們的經濟都會進入負增長。」他並稱,去年首次派發消費券至今,本港新增逾700萬個人及13萬商戶使用電子支持系統,相信消費券計劃有助推動電子支付發展。
至於會否再派發消費券,他稱現時言之尚早,今年派發的消費券令庫房負擔超過600億元,加上經濟和金融市場情況「麻麻哋」,例如,印花稅和賣地收入減少,今年初預期全年赤字達500多億元,如果收入減少,赤字可能會增加,因此要審慎理財。
預期失業率持續下跌
另外,陳茂波表示,本港失業率已比3個月前回落不少,5至7月份失業率為4.3%,較2至4月時回落1.1個百分點;同期就業不足率回落1.6個百分點,達至2.2%,為半年來低位。如果未來疫情持續受控,預料失業率仍會持續下跌,但未必會跌得很快。
陳茂波稱,明白部分市民收入水平欠佳,政府會透過短期措施提供協助。他又認為,現時有就業錯配情況,有行業招聘困難,亦有部分行業有人失業,當局會在情況合適下,加強對願意轉職市民提供就業輔導,包括提供每月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