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調查報道/新興求職騙局 網上刷單賺佣

時間:2022-06-06 04:23:28來源:大公报

  圖:刷單賺佣行騙手法示意圖

  暑期將至,心急找工作的年輕人當心遇上「刷單幫」,「刷光」你的錢財!近年網上求職騙案大升,當中包括近期頻繁出現的「刷單賺佣」案,騙徒透過即時通訊軟件,四處找尋「刷單員」加入「做媒」及「點讚」行列,推高特定商品的價值,聲稱可賺取佣金,實際上求職者不知不覺已墮入騙錢陷阱。

  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刷單幫」主腦干犯《盜竊罪》,協助唱好的「刷單員」亦涉及串謀詐騙,隨時身陷囹圄。\大公報記者 余風

  根據警方數字,去年有1063宗網上求職騙案,較2019年僅66宗飆升逾15倍。單計今年1至4月份就有860宗,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

  「人事顧問」招攬入局

  大公報記者日前以「求職者」身份,接觸招攬購買戲票推高票房的「刷單幫」,偵查箇中行騙手法。騙徒先以人事顧問公司名義作招攬,及後轉由「上線」游說「刷單員」加入指定平台,購買戲票賺取佣金,惟一直以「餘額不足」為由,要求「刷單員」充值才可取得佣金,許多人被騙去巨額金錢。

  「請問可以share(分享)全職/兼職工作你參考嗎?」日前一名聲稱中環一間人事顧問公司的職員找上記者。記者答覆「可以」,數分鐘之後,隨即有一個美女頭像、自稱Nicole的「上線」透過WhatsApp解釋工作:「呢份工係電影宣傳代理,主要係疫情嘅影響,很多國家嘅電影院唔畀開,所以公司推出個活動,幫助啲電影提高口碑和知名度,我哋只需要通過online(線上)買電影飛助力票房,而提升每部電影嘅票房,而我哋賺嘅就係宣傳費。」

  Nicole一再強調記者不用事先出錢,「只需要幫手平台買電影飛就得咗,平台出錢,你負責買飛」,但需往指定平台註冊一個賬戶,並指「香港都有註冊公司,營業執照」,極力游說記者加入。Nicole又指其「下線」有不少人加入,收入甚豐,利潤可達2.5%,「打個比喻就係,1000蚊賺25蚊。」她並向記者傳來多張「實證」截圖,有「下線」成功獲得4.9萬元佣金,並指多勞多得,職級愈高獲得的利潤亦愈高。

    中年秘書被騙逾300萬

  登入指定平台,記者發現賬戶內已注資5000元,並催促盡快購買門票,當餘額用盡後,便顯示獲得125元「佣金」,但這只是網上結餘。翌日平台再次替賬戶充值,然後叫記者繼續購票,惟佣金一直未有發放,平台內一直顯示「餘額不足」,「上線」指示記者自行存入款項充值才能獲取佣金。騙徒的真面目終現形了。

  事實上,不少市民在充值後,騙徒便去如黃鶴。任職秘書的陳女士(48歲)早前誤墮同類騙案,痛失逾300萬元,及後報警。此外,上月28日,一名孟加拉裔青年疑因誤墮「刷單賺佣」騙案,損失逾6萬元。

  人力資源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因疫情關係,在家工作或放無薪假的僱員增多,該類不求學歷又可在家工作的「筍工」,驟看有一定吸引力,容易引人上釣。她提醒求職者遇上資歷要求簡單的工作時,必須提高戒備,工種與薪酬理應掛鈎,謹記便宜莫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