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家超提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允許公屋未完成配套下先入伙,目標縮短一年上樓時間。
「房屋問題已蹉跎20多年,我們有很多方案,這屆政府應該是執行的時候,必須坐言起行。」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昨日公布競選政綱,表明施政目標是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李家超提出多項措施加快及加大公營房屋建屋量,並提出全新的「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讓市民選擇提前入住配套不足的公屋,希望縮短輪候時間一年。
有輪候公屋多年的居民歡迎建議,期望新一屆政府可以克服困難,持之以恆改善基層住屋問題。\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公屋輪候時間不斷攀升,最新平均輪候時間已升至6年,重返23年前情況。李家超昨日發表政綱時形容,土地房屋供應是「重中之重」、「解決多項問題的鎖匙」。面對公屋輪候時間創新高,李家超提出全新的「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李家超指出,現時公屋項目建造期間,若只有一、兩幢已起好,但其他配套未到位,通常不會開始入伙,但在新安排下,若輪候公屋人士不介意配套未完備,當局會給提供提早上樓的選項。
多管齊下 建屋增速增量
李家超又提出多項措施,加快及加大公營房屋建屋量:廣泛運用市場力量,包括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幫助興建公營房屋,同時擴大「設計及建造」的採購模式;廣泛運用創新科技、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擬(BIM)等,縮短建築時間等。
除了加快推出公屋,李家超又提到,會積極提升整體公營房屋體系不同類型的單位供應,包括綠置居、居屋、港人首置盤,並擴大「白居二」名額,讓更多合資格人士,包括中產專業人士、青年人,能置業安居,建立房屋階梯。
王先生一家三口輪候公屋近三年,目前以月租8500元租住觀塘一個不足200平方呎的劏房單位,他是家中經濟支柱,但疫情下失業,租金開支成為最大負擔。他認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可讓公屋申請人有多一個選擇,「我們當然想政府搵多啲地、起多啲樓,但好多嘢不是馬上做到,希望新一屆政府要堅持做落去,我們才有希望住好啲。」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提前上樓計劃」對解決基層住屋問題會有幫助,但未必每個項目都適合,「一些很遍遠的屋邨,若交通等配套都未搞掂,即使街坊願入住,生活上或可能面對不同的挑戰。」他認同李家超提出透過私人參建、促進私人土地持有者參與等不同形式,加快及加大公營房屋供應,並期望新一屆政府可以多點着墨監管住屋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