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星點心專門店連續兩年虧損,但依然每日派飯給區內有需要的街坊。
愛心無疆界,只要有心,就可以幫助他人。
太子是人口老化的舊區之一,疫情持續兩年多,長者生活難上加難。近月區內一間由星級點心師傅坐鎮的點心店,就算「蝕住做」都堅持日日派飯,讓老人家獲得溫飽、暖在心頭。原來,愛心善舉背後故事,由藝人梁思浩某次買下五百個飯盒開始,而跟老闆相熟的譚校長(譚詠麟)亦常到點心店「探班」打氣。\大公報記者 蘇 荣(文) 盧剛昌(圖)
位於太子界限街的「星點心專門店」是由一班波友集資開設的,由於有一名重量級點心師傅坐鎮,故食店多年來不乏捧場客。店長阿偉向大公報記者透露:「老闆們係一班波友,佢哋識咗好多年,想搞啲生意,咁啱其中一個老闆識得一個好厲害嘅點心師傅,所以就重金禮聘咗佢過嚟幫手。呢度都算老人區,所以有好多老人家嚟幫襯,我哋同班長者嘅關係都維持得好好。」
「呢區好多街坊都係獨居老人,好難就咁丟低佢哋。」
——店長阿偉
去年底藝人梁思浩向「星點心專門店」買下500個飯盒,並請店員分開10天代為派發給該區有需要的長者,反應十分熱烈,更有食客接力捐助。「派飯期間有熟客見到,就好奇問我哋可唔可以都出一分力。結果有唔同嘅熟客都有捐助,佢哋都不求回報,所以唔會太鋪張宣傳,但街坊間都知道。直到下月20號,我哋每日都會繼續派飯畀有需要嘅街坊。」
其實點心店已連續蝕錢兩年,第五波疫情來襲時,更為保障員工健康而全面停業。雖然賬面上未有營利,但老闆、員工與街坊多年來累積而來的感情豈是說散就散?「呢區好多街坊都係獨居老人,好難就咁丟低佢哋,而且上次派飯活動,對我哋嚟講,雖然只係做多少少工夫,但當你見到佢哋每日為咗一個盅頭飯,提早兩個鐘頭嚟排隊,到佢哋接到飯盒時嗰一句多謝,其實已經勝過一切。班街坊又好好,會主動話畀其他有需要嘅人知道,好似有啲垃圾站嘅清潔工咁,佢哋收工時間就啱啱係派飯嘅時間,結果佢哋每日都要跑住嚟攞飯,可想而知真係有一班好需要呢個飯嘅人存在。」
現時點心店每日派50個盅頭飯,老闆們本來也有意在九龍城分店派飯,但考慮到九龍城人流太多,而且長者排隊可能影響到鄰店做生意,故暫時打消此念頭。不過老闆們已在盤算用另一種方式做慈善活動,對象也是長者。
「飯盒派咗出去,心入面會好舒服,因為幫到人嘛。」
——譚詠麟
大公報記者到點心店採訪當日,親睹十多位公公婆婆在點心店門外等候。83歲的張伯伯對記者表示十分開心,「我住喺附近,上次派飯已經有攞過,最近開始派番就再嚟攞,有雞飯,有排骨飯,好幫到忙,時間慳咗,唔使煮,唔使買餸,十零分鐘就攞到。」訪問期間有街坊趕着跑來排隊,張伯伯還叮囑對方要跑快兩步,可見鄰里關係良好,互相幫忙。
店長阿偉說,派飯活動沒有指定的對象,只要有需要都可以來取。「街坊出錢,我哋出力,幫到人梗係開心啦!而且疫情影響咁大,有咩幫到呢個社會都會盡力做,派完呢一轉,如果有街坊想再派,我哋都會幫手」。
隔日記者再到點心店時,竟見「樂壇校長」譚詠麟剛好駕車到來,原來譚校長是該店一眾老闆的波友之一,間中也會來店裏走動。記者觀察所得,譚校長與店內食客頗為稔熟。
譚校長表示,派飯給有需要的人,會令自己的內心舒服,對此事十分支持。「我係嚟探吓班,幫吓手、出吓力執頭執尾,睇到佢哋做嘢係開心嘅,呢樣嘢(派飯)係正能量,派咗出去,心入面都會好舒服,因為幫到人嘛!有啲婆婆真係好慘,遲咗嚟攞唔到,喊晒口,我都會話畀埋佢,叫佢哋即刻入去做多個畀佢。我覺得應該要咁做,因為心態好緊要,疫情之下好多人個心入面都係屈住,唔開心,所以最緊要係放鬆啲心情,總會有好日子,個天總會晴朗,太陽一定會出嚟,定啲!」
「我希望所有人都捱得過疫情,香港早日回復正常。」
——梁思浩
至於帶頭在點心店派飯的梁思浩,原來自2020年年初開始,便每月自掏腰包贊助各區經營困難的小店,代為將愛心飯盒交到該區有需要市民的手上。每個月派10日,每日派100個,至今已有約2.7萬人受惠。「第一步係辛苦,但只要有人肯做,就會好似個轆咁愈行愈順」。
梁思浩笑說:「我好白痴咁幫呢個行動改咗個名,叫做『區區有飯食』,我想幫助老人家同埋面對緊困難嘅朋友。我希望所有香港人都能夠捱得過(疫情),香港早日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