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新冠逝者設靈 家屬親友無影

時間:2022-04-17 04:23:35來源:大公报

  圖:記者走訪紅磡區多間殯儀館,發現有部分靈寢室氣氛冷清。

  殯儀館的靈堂內,擺放着一張婆婆的遺照,喪禮以道教儀式進行,法師們在門外打點準備。靈寢室內放滿鮮花、祭品,但除了兩名家屬在門外打點,沒有其他親友到來弔唁,這是一個在新冠疫情下感染離世的長者,喪禮氣氛格外冷清與悲涼。

  從事殯儀行業、負責念經的師傅表示,這樣的喪禮,在新冠疫情開始後已見不少,「(家屬)完全不到的比較少,但可能只有一、兩人到場。怎麼說都是先人最後一程,我覺得最重要還是講心吧。」\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第五波至今近9000人死

  截至昨天,第五波新冠疫情離世患者增至8897人。過去一個多月,公眾殮房爆滿,大量患者遺體「失蹤」,不少家屬奔走尋找親人的遺體;找到了,卻發現遺體變得面目全非,開始腐爛。悲痛欲絕之餘,也有家屬憂慮親人是中招離世的,到底這個喪禮辦還是不辦?去還是不去?

  記者上周走訪紅磡多間殯儀館,其中,寰宇殯儀館內,在專為確診新冠離世先人舉辦可瞻仰遺容儀式的樓層,傍晚五、六時,喪禮上的鑼鼓聲、嗩吶聲震耳欲聾,靈堂外的走廊上放滿祭品,有些靈寢室有親友進進出出,送先人走最後一程,但也並不是每間都這麼多人。

  誦經師傅:這兩個月情況更嚴重

  角落一間擺滿花牌的靈寢室,先人是一位婆婆,靈堂上的花牌及祭品,數量多到連椅子也沒位置擺放,幾位法師正在婆婆的棺木前做法事,但只有兩名家屬在門外摺金銀衣紙。喪禮已經開始了,但未見到其他親友到場,與其他靈堂內的氣氛形成強烈對比。

  在另一間殯儀館,五樓的一個靈寢室內,先人是一位伯伯,靈堂上放有伯伯的遺照,小房間內放着一副棺木,幾名道士正在準備喪禮儀式,門外放着一些簡單的衣紙祭品,不過,靈堂內並無家屬在場。

  「其實這個現象,在疫情爆發的這兩年已經出現,只是這兩個月情況更嚴重了。」從事殯儀業近10年、專門負責誦經的師傅榮哥(化名)表示,染疫離世的先人,在一般的殯儀館舉辦喪禮,必須作封棺處理,家人由於擔心傳染,年長與年幼的家屬通常會避免到場。

  他表示,近兩個月來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喪禮,先人是一位染疫離世的伯伯,「整個儀式到守夜,只有伯伯的遺孀一人在場,強忍傷痛,孤身打點丈夫的喪禮儀式。」

  疫情持續兩年多,社會經濟不景,榮哥說,與疫情爆發前比較,喪禮普遍比較冷清,「大有大搞,細有細搞,但最重要的,還是家屬有沒有這個心,心意到了,即使沒有多大陣勢,先人也走得體面;沒有心,無論有多少花牌,但靈堂空蕩蕩的,又能代表什麼呢?」榮哥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