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衞生署:將加班處理積存遺體

時間:2022-03-20 04:24:27來源:大公报

  圖:公眾殮房三大問題

  第五波疫情截至昨天累計5437名患者離世,公立醫院、公眾殮房遺體數量急增,不少確診患者送院後未及「上房」(收治入院),或剛送到急症室便去世。在急症室離世的遺體會被移送公眾殮房,由衞生署處理。有家屬透露,年逾八旬的媽媽本月10日確診送院,在急症室過世後,她僅在公立醫院一個仿似雜物房的地方見過媽媽最後一面,至今查詢不到遺體下落,無從辦理殮葬事宜。

  衞生署表示,會立即加班加人手處理相關文件,以及加快處理積存遺體的問題。\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陳女士(化名)的83歲母親於今年1月入住觀塘一間安老院,第五波疫情突然來襲,安老院很快就開始禁止家屬探訪。2月中,該院舍出現首宗確診,並迅速蔓延,全院160名院友被傳染,她心感不妙。2月28日,媽媽確診的消息傳來,幸好院舍照顧妥善,媽媽的維生水平仍算正常。

  3月10日下午,她收到媽媽情況惡化的消息,趕到安老院,「10分鐘前跟院舍溝通,媽媽還正常的,才10分鐘,人就不行了……」媽媽被送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搶救半小時後離世,她說按醫生判斷,媽媽送院前可能已離世。

  「媽媽被包起來了,送到一間寫着22號的雜物房內,裏面也放着9個包屍袋。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由於在急症室離世,陳女士母親的遺體按非自然死亡的處理程序,被送到公共殮房,需解剖驗明死因,才能由死因裁判官發出「葬紙」。

  每日致電富山殮房無人聽

  陳女士說,曾致電聯合醫院查詢母親遺體所在,院方說在急症室離世的病人不歸醫院管理,無法告知,並着她致電急症室查詢,但同時說,「急症室而家咁忙,應該都無人得閒理你啦!」

  陳女士估計,母親的遺體可能被送到富山殮房,於是每天致電查詢,但一次都未能打通。她哽咽說:「因為疫情,媽媽在生時我無辦法探佢,最後一面都見不到。想好好安葬她,是身為兒女的能為媽媽做的最後一件事,但現時連媽媽在哪裏、什麼時候能領取遺體都問不到,你能理解這種無助嗎?」

  「一想到媽媽現時不知道在哪個冷凍櫃裏,會不會與其他人屍疊屍,我就很心痛,真的很心痛。」陳女士說,疫情失控,公營醫療體系崩潰,安老院舍疫情爆發,長者被安排在院舍內隔離,導致母親確診後未能及時入院接受適當治療。

  她表示,疫下死亡數字急升情況已持續近一個月,但政府現時才增加人手處理遺體問題,數以千計的遺體等待處理,她擔心接回母親的日子遙遙無期。她希望政府設立一條熱線,專為有家屬遺體處理問題的市民查詢。

  「葬紙」遲未批 逾月未能領走

  陳女士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由於衞生署法醫人手有限,「葬紙」遲遲未批出,有家屬等上一個月,都未能接走先人遺體。另有市民說,在殮房認屍過程有搬錯遺體情況,幸好家人看了一眼,發現屍袋內的不是自己的母親,「如不是看多一眼,分分鐘燒錯別人的母親。」

  屍體處理隊成員華哥表示,以往各區醫院去世的人,會被送到相對指定的殮房,例如在廣華醫院去世,遺體一般送到葵涌殮房,博愛醫院去世的則被送到富山殮房。但近期殮房爆滿,遺體是「哪個殮房有位置,就送到哪個殮房」,導致家屬追查遺體位置有困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