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珍貴回憶/碩果僅存鎅木廠 見證時代發展

時間:2022-03-19 04:24:34來源:大公报

  圖:作為全港僅存的鎅木廠,「志記」經常與社企合作開辦木藝手作班教手造枱櫈,多年來極受歡迎。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走過大半世紀,由北角搬到柴灣,再輾轉搬到新界古洞,歷經四次大搬遷的「志記鎅木廠」隨着香港的不斷發展,越搬越遠,木材加工業亦盛極而衰,歷盡滄桑。

  如今志記已是全港碩果僅存的鎅木廠,獨特的廠景和歷史,令它成為近年影視界的當紅取景地及網紅打卡景點。不過隨着「北部都會區」的加速發展,志記將迎來再一次遷拆的命運。身為木廠第二代傳人的王氏兄妹,一輩子都為木廠打拚,隨着時代在變,他們也在求變,希望把木廠活化保育,不想讓它只存活於記憶之中。

  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文、圖)

  木材加工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在香港有價有市,是城市建築和貨運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行業見證了時代的起落,最後亦難逃時代巨浪的淹沒。

  「我叫王鴻權,今年73歲,志記鎅木廠是我爸爸王志1948年在北角創辦的。當年北角還是個淺灘,灣仔鵝頸橋和北角一帶有不少木廠。(二戰)戰後市區東移,木廠陸續搬遷,到1955年政府要起北角邨,於是我哋搬去柴灣,之後再輾轉搬到這裏。」身為「志記」第二代傳人的權叔,向大公報記者徐徐道出木廠的前世今生。

  第一遷

  北角搬柴灣 鎅木廠林立

  權叔有八兄弟姊妹,排行第五。全家人畢生都從事與木材加工業相關的工作。現時木廠主要由「權叔」及其么妹美嬌和一名夥計主力打理,二名弟弟不時回廠幫忙打點,共守父業。

  權叔的父親王志是廣東南海的農民,1947年由澳門來港,以斬柴及買賣舊樓木材為生。戰後香港十室九空,燃料奇缺。又適逢國共內戰,大批內地人湧來香港,需要大量木材搭屋居住,權父靠買賣木材賺了點錢。

  1948年,北角渣華道有小型木廠出讓,王志向親友借貸購下該廠,創辦「志記」。上世紀5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復甦,木材加工業漸入佳境。

  「當年木廠主要鎅『箱板』,(內地)解放後,由50年代至60年代,來往內地和國外的大量貨物都要經香港中轉,需要大量木櫃裝箱轉運,木廠的箱板生意好好做。」木材加工有價有市,高峰期在長沙灣和柴灣等地集中了數十間鎅木廠,從業者多達兩萬多人。

  第二遷

  經濟差 千元月租無力交

  「志記」由北角搬到柴灣童軍山腳13年後,因興建柴灣公園,再搬往附近的臨海山邊。

  到60年代後期經濟轉差,木廠生意一落千丈,「當時我哋4000呎廠房連1000元的月租都交唔出,經常被政府追租。」權叔說。

  不過,1969年後香港經濟好轉,木材加工業迎來又一個黃金期,直到90年代初期。生意好景時,「志記」全家人忙到停不了手,日賺逾萬元。權叔激動地說:「當時有好多細衛星廠(小型廠)都搵『志記』鎅木,生意好旺,真是好易搵到錢。」

  1982年,當時還叫地鐵的港鐵線延長到柴灣,「志記」獲42萬元補償。

  第三遷

  補償金買廠重開拒買樓

  「當年42萬元可以在柴灣買三層樓,也有朋友向我爸爸介紹買工廠大廈的舖位。」但權叔的父親堅持重開木廠,以40萬元在附近買下一間五金廠重開「志記」。

  短短8個月後,因東區走廊伸展到柴灣,「志記」又要搬遷,心血與艱辛付之東流。

  1983年,「志記」搬到新界古洞馬草壟現址,一切從頭再來。搬廠不久,權叔的父親離世,兄弟亦開枝散葉,另立門戶發展。

  第四遷

  80年代遷古洞 月入逾百萬

  80年代的香港,經濟騰飛,除了鎅箱板,還有大量建築石屎板和裝修木材開鎅,「志記」僱了七、八名夥計,月入逾百萬元。

  到90年代初,內地經濟蓬勃,進口汽車、貨品等需求大增,需要大量木箱裝櫃,有貨運公司甚至提着現金到木廠來訂箱板。可惜這一波生意如曇花一現,兩年不到,嚴打走私,需求枯萎,木廠亦開始走下坡。

  1997到2000年,是木廠的嚴冬期。隨着政府立例管制木材入口,嚴格限制進口、砍伐受保護熱帶雨林等樹木,加上來自北美洲已鎅好的入口木材價平貨足,本地木廠難以競爭。眼看着曾經木廠林立的古洞,同行紛紛倒閉,權叔另開木廠的兄長,也因中間商走數破產,鬱鬱而終,「志記」亦舉步維艱。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窮則變,變則通。「志記」由1997年開始回收中電廢棄的電線杆、碼頭樁柱等,經篩選開鎅,供應業界,成功讓木廠轉型。

  第五遷

  為發展「北都」 政府刊憲收地

  「全靠咁捱了過來,如果唔係,只能轉行。我哋最困難的時期,成個月都做唔到8萬元生意,又要支付夥計人工同工廠皮費,你話幾難捱。」憑着人棄我取,「志記」撐過嚴冬,守住了父輩的心血。

  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社會需不斷進步,新界將發展「北部都會區」,去年12月政府刊憲收回「志記」及周邊的土地,面對搬遷,權叔說:「就咁拆咗佢,好可惜。」他希望可仿效藍屋和南豐紗廠等建築,活化保育「志記」,讓年輕人有實物、地點去認識生命與樹木的意義,認識香港人的奮鬥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