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舊藥新用 快準戰新冠

時間:2021-11-16 04:26:55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及其團隊發現,抗麻風藥「氯法齊明」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有專家表示,一款藥物從研發到應市給患者使用,一般需要10年時間,然而新冠肺炎可在一周內讓一個社區淪陷。科學家正與病毒賽跑,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在現有藥物中,尋找「新適應症」,藉此給予新冠病毒致命打擊。這種「舊藥新用」的最大好處是「快」、「安全」,能夠快速應用於臨床治療,而醫生與患者的接受度亦較新藥物高,令治療更順利。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最近有令人驚喜的發現,抗麻風藥氯法齊明(Clofazimine)及抗潰瘍藥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皆有希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香港中文大學亦與港大合作發現,丙肝藥物司美匹韋(Simeprevir)可治療新冠肺炎,料產生抗藥性機率較現時的新冠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更低。\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早前獲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資助四百萬元,用於項目「基於新冠病毒蛋白結構及舊藥新用為手段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及機理評估」中。陳福和醫生表示,開展該項目的初衷,正是針對「戰疫」所需,因為時不我待。

  陳福和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舊藥新用的好處,在於「快」和「安全」。「舊藥新用的藥,本身是用來醫治其他疾病的,所以該藥物的劑量、副作用、在人體的反應都是業界已知的,不需要再做實驗,這好處就是快;第二,舊藥新用一般都會找一些相對安全的藥物,即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加上已投入市場多年,醫生和病人對這些藥物相對接受度高。」

  項目敲定後,陳福和醫生聯同袁碩峰博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及團隊透過分析數據,發現了超過20種對新冠肺炎有效的藥物,當中包括用於治療麻風病、多重抗藥性肺結核的藥物氯法齊明。

  「以前從未有人講過氯法齊明可以對付冠狀病毒,該藥物過去被認為對一些細菌有效,例如分枝桿菌。」陳福和團隊開展大量動物模型實驗,將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分為三組,分別用氯法齊明、瑞德西韋以及安慰劑(生理鹽水)。團隊發現,連續三天服用氯法齊明的倉鼠,其肺部病毒量較安慰劑組減低90%以上;而同時服用氯法齊明和瑞德西韋的倉鼠效果更佳,肺部的病毒量較安慰劑組減低99%以上。

  氯法齊明更便宜可口服

  實驗發現,氯法齊明首先對新冠病毒表面的突刺蛋白有抑制作用,即防止突刺蛋白進入人體的細胞;其次,氯法齊明也會影響到新冠病毒裏的解旋酶,而解旋酶是新冠病毒用來自我複製必不可少的工具。

  陳福和表示,該藥物相對瑞德西韋更便宜,副作用小,且可作藥丸口服,是瑞德西韋的理想替代藥物。除了可用於感染後的治療,口服氯法齊明亦有預防感染的作用。

  陳福和透露,在篩選出的藥物中,團隊還發現干擾素、類固醇等有望輔助醫治新冠肺炎的其他藥物。其中,干擾素已被用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提出的「雞尾酒療法」中,結合干擾素、利巴韋林、洛匹那韋三種藥物來治療新冠肺炎。至於類固醇,團隊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化學系金冬雁教授團隊發現其與瑞德西韋若同一時間在倉鼠身上使用,可以有效減輕病症。

  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聯同港大化學系孫紅哲教授團隊在更早之前亦發現含有金屬鉍元素的抗潰瘍藥──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陳福和說,RBC通過獨特的金屬置換機制,不可逆轉地剝奪新冠解旋酶中起關鍵作用的鋅離子,並進而形成鉍結合解旋酶,從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最快2022年有臨床結果

  陳福和表示,舊藥新用是現時全球的藥物學家都在研究的方向,本港方面,除了港大,中大亦與港大一起發現丙肝藥物司美匹韋可治療新冠肺炎。據中大研發團隊負責人之一、中大醫學院藥劑學院助理教授吳濰龍介紹,司美匹韋可同時抑制新冠病毒的兩種酶──負責病毒多肽切割的主蛋白酶Mpro和負責病毒複製的RNA聚合酶,料產生抗藥性機率較瑞德西韋更低。

  至於藥物何時能推出應用,陳福和醫生答道,氯法齊明已經進入人體臨床實驗階段,初步估計2022年至2023年,臨床實驗結果能出來,當然具體時間還要視乎疫情發展情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