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冠疫苗網站今日起接受特定群組預約接種第三針。
【大公報訊】記者梁淑貞報道:中大團隊進行全港首份有關第三針「溝針」的研究發現,80名接種兩劑科興後六個月的市民,在接種科興加強劑一個月後,血液內對抗原始病毒的替代中和抗體水平升至57.75%,對抗Delta變種病毒的替代中和抗體水平亦升至48.87%。同時,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疲勞及肌肉疼痛等副作用亦較復必泰組少。帶領研究的政府專家許樹昌向《大公報》表示,已接種兩劑科興的市民亦可選擇打科興。
不少已接種科興疫苗的市民,可能對第三針接種復必泰有顧慮,或關注第三針打科興的保護力是否足夠,中大團隊2月在沙田威爾斯醫院、九龍灣社區接種中心招募共376名34至73歲已打兩針科興的市民,進行為期三年的抗體跟進研究。其中230人(63.89%)的抗體於接種六個月時,已跌至低於60%的不理想水平,團隊再隨機抽樣80人,在今年8月18日至10月期間接受第三劑疫苗接種,平均年齡51歲。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80人分兩組,分別接種復必泰或科興,接種後一個月抽血檢測抗體水平。結果顯示,復必泰組對原始病毒及變種病毒的替代中和抗體水平較高,分別升至96.83%及95.33%。同時,復必泰組較多人報告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疲勞及肌肉疼痛。
許樹昌說,接種復必泰為加強劑的人,有針口痛、疲倦等輕微副作用,大約三天已消散。
林鄭月娥第三針選科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是本港首批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她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將會打第三針,由於上次接種時完全無副作用,所以會選擇繼續接種科興。對於專家建議第三針接種復必泰,可能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她回應說,抗體數字並非「越高越巴閉」,而是足夠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