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吳家瑋專訪❷/吳家瑋:「大灣區要有獨特吸引力 知識型社區,人才夢想地」

時間:2021-10-26 04:26:51來源:大公报

  圖:放眼大灣區,吳家瑋認為,建設知識型社區才能留住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給香港帶來極好的機遇。香港是到了調整心態、趁勢而上的時候了!」吳家瑋侃侃而談,他說大家都在講「優勢」、「定位」,其實最重要的是人才。

  吳家瑋指出,人才目前仍是香港出眾之處,但如果放眼大灣區,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則是一個共同問題。他分析世界不同大灣區的發展經驗表示,不能僅僅盯着產業升級、經濟數據,更要關注文化、歷史,「打造知識型經濟是產業升級的目標,建設知識型社區才能留住人才,築巢引鳳,有麝自然香,不愁沒人來。」

  「有本事的人,往往有點『怪』。傑出人才更不一般,吸引他住下來的往往不是金錢,而是文化氣息和生活韻味。」吳家瑋的人才觀,發人深思。\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 陳文絧

  2019年大灣區各地產業結構

  香港需要調整心態

  記:香港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華南的領頭羊,現在的香港,您覺得有什么獨特優勢?

  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可否認,香港僵化多年,落后了不少,已經不能算領頭羊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需要調整心態。香港人要減低過去的自傲,卻毋須自卑,因為香港有獨特的優勢,例如「一國兩制」優勢。具體的譬如國際化、法治傳統、服務業這些,香港具有優勢;講這些話的人很多,都比我懂得多。我不如以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為例來說一些吧。

  廣州有幾所很強的研究型大學,但不多。深圳的大學發展很快,可是大多還是來自別處的分校。其他珠江口城市有不少很好的學院和高專,卻還沒有自辦的大學。而香港呢,大學教育和學術研究可說至今仍占領先地位。教育培養人才,研究創造知識。在人才和知識方面,香港仍然擁有優勢能量。

  記: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在人才問題上,大家都很緊張,都希望吸引人才。香港有什么「吸才妙法」?

  吳:大灣區每個城市都各有優勢。每個城市的領導層都要頭腦清楚,眼睛雪亮,明白自身的優勢在哪兒?還有哪些可以培養的優勢?鄰近城市的優勢是什么?以尋求互補雙贏的心態,共同輻射優勢,為地區和國家做出貢獻。

  有人說香港在資金方面占有優勢,較易吸引人才。其實香港也好,其他城市也好,資金已經不算什么優勢了。

  人才和知識才是把地區發展成為多元化中心的基礎、資源、載體。而知識的創造、傳授、運用,又全依靠人才。所以,一切關鍵在于培養、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什么「吸才妙計」?我想需要建立人才向往的「知識性社會」。

  文化歷史故事的魅力

  記: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在增強吸引力方面,有沒有需要注意的思維誤區?

  吳: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想提出一些與文化和歷史有關的觀點。這是軟實力,是長遠吸引力和影響力所在。

  中央在「十四五」規劃提出香港要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我想是這個意思,是要大灣區打造超越科技的又一優勢。

  發展文化優勢也需要大量優質人才,與科技人才合力創造全方位的知識型社會,提高群眾的生活素質和韻味。不僅如此,文化也能與科技那樣帶來經濟效益。香港旅游業過去以主題樂園及購物作招徠的吸引力逐漸減弱,未來應更注重文化發展。

  試看西方許多成功的旅游區,都把吸引力建立在文化和歷史上。粵港澳大灣區也可以做到。有人說,粵港澳文化和歷史根底淺薄,缺乏吸引力,不像中原和長江流域,我不同意。

  以西貢郊野公園為例,20多年前香港賽馬會在郊野公園的一個小島上建立公眾高爾夫球場,發掘到東漢時代的文物。天啊,幾乎兩千年前的文物,那些陶器并不遜于中原。再如,明朝在西貢海面駐了水師,據說荷蘭侵入臺灣后,意圖進占部分九龍,結果被水師擊潰。還有呢:二戰時期,日軍占領了香港市區,東江游擊隊的支隊在西貢山區活動,凡有文人、盟軍、國軍、共產黨地下工作者逃脫日寇魔掌,進入山里,就會被游擊隊接去后方。看,多有趣的歷史故事!

  現在到西貢遠足的人,走入深山都會看到不少客家村。這些三四十人家的小村,零零星星落戶于郊野公園,如今人丁稀落。應該問:他們的祖先來自哪兒?為什么長途跋涉跑來香港,還跑進荒山野嶺?他們幾代人沿途在廣州、東莞、深圳等地居留過,生活過,留下過值得考古研究的蹤影和遺跡。這些又有多么生動的故事!

  我完全是外行,隨手舉例而已。這些都值得專家研究,發掘被時空遺忘了的歷史和文化。可惜愿意深入考據的人不多,并缺乏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如果粵港澳大灣區愿意建立以歷史和文化為基礎的旅游業和企業,該是粵港澳之間多么豐富、多么有意義的合作機會!會不會是一個打造持久吸引力的高招?

  三個大都會應該培養所需的人才,互補合作

  圖:發展文化優勢需要大量優質人才,與科技人才合力創造全方位的知識型社會,提高生活素質。

  記:有人說香港勝在有人才,您同意嗎?

  吳:從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人才目前確是香港的主要亮點之一。可是我們不能僅說香港。我把廣州與其周圍城鎮稱為「大廣州」,是一個大都會。把深圳與香港看成另一個大都會。如果澳門與珠海能緊密合作,則又是一個大都會。將來這三個大都會──大廣州、港深雙城、澳珠雙城──與它們的自貿區──南沙、前海、橫琴──都該培養、吸引、留住人才,以此為首要的發展基礎、資源和載體。

  香港和澳門的大學雖說不少,但數量和研究經費遠遠不能與北京、上海相比,沒有單獨擔當「龍頭」的資格。學術研究方面很有成就,可是政府和企業界素來不認真看重科技,不愿提供足夠的成果轉移和應用的資金。這方面必須調整思維,在學界內外建立更多高質量的應用研發機構,大幅度加強支持創業的資源和動力,不能多說少做。

  我的意思是,大灣區里的內地城市和港澳各需確認和改變自己的劣勢:內地城市必須創建高質量的大學,港澳必須發展應用研發機構,各自培養所需的優質人才。雙方平起平坐,旗鼓相當地尋求合作、互補、共贏。

  「知識型社區」留住人才

  記:可否這樣理解,歷史和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人才的極好條件?

  吳:是的,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成為華南的經濟中心,也要成為文教科技中心和國際合作中心,繼而把影響力輻射到外地。不要只講大灣區的建設可以促進未來產業升級;這話沒錯,但不要把經濟發展說成主導,把生活模式看成后果,我認為應該平衡兩者,甚至在某些方面把兩者顛倒過來。

  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史無前例,沿海一帶已經進入甚至超越小康,例如廣州和深圳。香港和澳門本來就很繁榮。今后的產業升級必須讓大灣區走向「知識型經濟」,全面創新創業。只有這樣,才能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全民收入,保持社會的健康合理發展。

  「知識型經濟」的基礎、資源、載體是人才。大灣區若想產業升級,除致力于培養和吸引人才外,還得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的關鍵,在于如何為他們提供理想的新型生活模式。

  記:您說的「新型生活模式」與留住人才有什么關系?

  吳:產業升級打造的是「知識型經濟」,這必須依靠人才、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的生活模式當然包括:家庭的居住條件、孩子的教育條件、老人的醫護條件。若想留住真正杰出的人才,則還須為他們和家人創造更進一層的條件,就是所說的「新型生活模式」。

  杰出人才往往并不指望富有,并不崇尚豪華,亦不要求時尚。他們的理想生活模式需要些什么?我所體會的答案是:優秀的環境、文化的氣息、生活的韻味。大灣區必須為這些人建立他們所喜愛和向往的社區,有如某些西方的大學鎮周圍那種文明、寬松、安靜、與大自然和諧的「知識型社區」。

  記:「知識型社區」與「知識型經濟」是什么關系?

  吳:是天生配套的關系。請問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哪個城市目前能夠自稱為知識工作者提供了真正優秀的環境、文化的氣息、生活的韻味?經濟起飛的速度能夠很快,生活模式則需長期養成。創建「知識型社區」不能急功近利,城市領導們須要持續為此設立政策、投入土地資源、制訂長期規劃、建造配套設施。這些工作很難產生立竿見影的政績。

  建設大灣區,不少人強調以「定位區分」來「深化合作」,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就看廣東省,廣州和深圳之間是否有明顯的定位區分?似乎競爭多于合作。沒問題,這些年來兩個城市都發展得很好,只是都在擔心人才外流。有一點是明確的:兩者都需建立知識型社區,留住人才,這與定位無關。

  疫情過去后,多去深圳的南山區走走看看。那里有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居住小區:很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若能加強三區的融合,就能看到知識型社區的苗頭了。

最新要聞

相关新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