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劏房媽無奈:阿仔讀中學都迫住同我瞓

時間:2021-09-28 04:50:37來源:大公报

  圖:約一百平方呎的劏房,面積甚至比一個車位還要小。

  「阿仔已經高過我,讀中學喇,梗係唔想再同我瞓埋一張床,但一直排唔到公屋,有咩辦法?」鄭女士一家三口輪候公屋已經五年半,早已超出房委會的三年上樓承諾,但仍上樓無期。政府六年前公布《長遠房屋策略》,訂出十年興建48萬個住宅單位的目標,但長策「得個講字」,公營房屋落成量年年「走數」都冇人追究,至今僅達目標的五成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飆升到5.8年,創22年新高。

  有團體指出,政府雖已預告找到足夠土地供未來10年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但能否如期達標,仍是未知數,政府必須改變思維,制定達標的時間表與路線圖,萬千輪候公屋的市民才有上樓希望。\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伍軒沛

  港人愈住愈貴,間屋愈貴愈細。公屋輪候冊上有25萬多宗申請,未上到樓的人租金負擔重,許多人只能租住劏房,當中包括鄭女士一家。鄭女士五年前確診第三期乳癌,動過兩次手術,難以工作,全家的經濟重擔由丈夫扛起。為了慳錢,一家大屋搬細屋,租住土瓜灣一個約100平方呎的劏房,並開始輪候公屋。

  苦主:排了五年,前面仲有五萬人

  劏房只放得下一張碌架床,丈夫高大,睡在下格,已佔盡床的空間,鄭女士唯有與兒子睡在上格。五年半過去,兒子已是中學生,仍然要和媽媽同睡一張床。鄭女士希望可以盡快搬上公屋,但事與願違,「舊年收到房屋署嘅信,話排喺我哋前面仲有五萬人。」

  自申請公屋後,鄭女士特別留意房屋土地相關新聞,曾以為政府有建屋目標,自然會「起多啲樓」,但一年又一年,她仍未獲編配公屋,對政府所謂的建屋目標更是充滿疑問,「明明有建屋目標,點解總係唔達標?我哋咁多人輪候緊公屋,仲未上到樓。」

  政府於2014年制定長策目標,確定2015/16年度起十年內提供48萬個房屋單位,當中六成是公營房屋,並每年檢視和更新需求推算。不過,此後每年的公營房屋落成量從未達標。首五年實際只有約8.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落成,較目標的14.5萬個,少了6萬個。而2020/21至2024/25年度,公營房屋建設計劃亦只有近10萬個,較目標的15.1萬個,相差了約5萬個。換言之,十年間,公營房屋供應的缺口約10萬個單位,平均每年欠一萬個。另一方面,《長策》的十年房屋供應需求評估,竟然由2015年的48萬個,縮減至去年的43萬個。而房委會的公屋一般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就由2015年的3.7年,攀升至今年中的5.8年,是1999年以後的新高。

  「長策即使唔達標都冇後果,係政策缺失。」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長策》出台第七年,不少關注團體都幫政府計過數,房屋供應年年「走數」,甚至「愈追愈落後」,但政府從未交代過有多少單位供應未達標,也從未提及應對供應未達標的對策。

  政府去年底公布的《長策》周年進度報告中,提到已覓得足夠土地供未來10年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但2/3單位預期2026/27年後的五年才有供應。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近日更預告,已覓得用地可興建逾31.6萬個公營房屋。資料顯示,本港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單位用地,35%來自新發展區、40%來自改劃用地。

  專家:應制定路線圖 跨部門合作

  招國偉指出,土地供應是影響建屋量的關鍵,但造地需時,中間亦有不少不確定因素,長策能否如期達標,仍言之尚早。現時政府無明確措施,確保長策每年建屋量達標,做法並不理想。

  招國偉認為,政府應以房屋供應能夠達標為目標,制定達標時間表、路線圖,透過跨部門合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並確保房屋如期供應。他又認為,政府應考慮重設常設性的「長策會」,一方面協助政府檢視每年《長策》供應目標,更重要是梳理及統合各項房屋政策,並就不同社群的住屋需要進行研究,協助政府提出政策目標綱領,促成各持份機構完善房屋階梯及政策。

  招國偉提到,在長策仍未達標前,政府應該透過增加過渡性房屋,滿足暫時房屋需要,並考慮制定過渡性房屋供應目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