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航天熱潮/學生深受鼓舞:中四要選讀物理\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湯嘉平

時間:2021-06-25 04:23:31來源:大公報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徵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在港大發表演講,反應熱烈。演講結束後,港大學生圍着龍樂豪院士請教問題,龍樂豪院士耐心解答。\中新社

  昨日是中國航天科學家團隊到香港展開訪問交流活動的第二日,長徵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港大開展科普講座。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同日亦在理大開講。一眾殿堂級專家現身高校,引來大批學生粉絲爭相「追星」,與院士交流互動,排隊合影,簽名留念。

  昨日上午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講座現場,訪港航天「宇宙級天團」成員之一、長徵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由火箭起源向觀眾細述中國長徵火箭發展歷程。接近兩個小時演講結束後,他見台下同學仍非常踴躍,特設追加提問環節,「來,哪個同學有問題,咱們現場提,直接站起來,沒準兒我還有小禮品呢!」

  龍樂豪:落後就要捱打

  台下有學生問及龍樂豪選擇從事航天事業的緣由,龍樂豪說:「這和我出生的年代有關。因為小時候受過日本兵的欺負,也看過他們怎麼傷害百姓,後來在小學、初中的時候知道了抗美援朝是怎麼一回事,慢慢懂事了,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這麼大的國家,會被別人欺負?」及後他慢慢意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直到讀中學時接觸到軍事槍支,由此立下深耕國防的決心。

  他又勉勵香港學生,踏實地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保質保量、一絲不苟地完成,將來再結合實際不斷去學習。「只要你足夠細緻,實實在在腳踏實地,一定會把你的崗位工作做到更好,如果你參加航天崗位,也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其他的崗位也是如此,預祝你們成功!」話音剛落,台下掌聲如雷。大公報記者所見,龍樂豪院士的講座一結束,大批學生聽眾立馬上前圍住院士進行交流。當中一位中學生模樣的男生在向龍院士請教火箭相關的科學問題,龍院士很耐心地給男生解釋,男生亦努力用普通話與龍院士交流。龍老亦耐心解答其他學生的提問,還拍拍肩膀鼓勵年輕人;亦有學生排成隊,希望與龍院士合照。

  一位聽完龍院士講座的理大學生表示:「老一輩航天專家的故事給了我很大激勵,我以後會努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一分力量。」

  市民攜兒聽講座:機會太難得

  香港市民於飛特意帶着上小學的兒子來聽講座,「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專家的經歷不但給我啟發,更能讓探索宇宙的願望在我兒子心裏漸漸萌芽。」

  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的講座中,亦不乏組團來「追星」的學生。保良局馬錦明中學四名中三級同學郭毅、楊銘壕、殷芷穎和勞淑勤在老師帶領下,來聽孫澤洲院士的講座。

  郭毅說,自己對孫澤洲總設計師講到「祝融號」以形似蝴蝶的設計印象最深刻,使得美感與技術結合,是非常厲害的成就。「我未來會選修物理、電腦和化學科,希望未來我能在太空領域的晶片製造行業有所發揮。」楊銘壕表示,自己一向對宇宙發展感興趣,便抓緊機會跟同學一起聽國家航天團的講座,從中學習很多有趣的航天知識,長徵五號火箭的成就、「祝融號」火星車的形體設計,讓自己學到結構學上的美妙。

  殷芷穎說,聽完龍院士和孫總設計師的分享,對科學家們背後的努力印象深刻,更了解探測器推進軌道過程遇到的困難,又要提前預示到將會發生的問題,不斷改進。勞淑勤則表示,國家航天團的科學家們講述非常吸引,「聽完講座我更加確定中四選科選Physics(物理)!」

  在理工大學謝軍、張熇的講座後,亦有理大學生前去要兩位院士的親筆簽名,現場反應熱烈。來自英華小學的吳同學表示,講座令他收益良多,明白了北斗衛星對人類的貢獻,並表示對國家科技很有信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