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警方表示,電騙案受害人多為年輕人及長者。\大公報突發組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浩輝報道:疫情下本港詐騙案有上升趨勢,警方在4月舉行了「防騙月」大型宣傳活動,並公布最新的詐騙案數字,總結執法及宣傳成果。警方在4月份,就各類騙案拘捕近百人,涉及以億元計的犯罪得益。近日更有富豪遺孀遭電話騙案損失逾2.5億港元巨款,轟動全港市民。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特別詳述電騙案的特徵和行騙手法,並發現受害人多為年輕人及長者,女性更佔七成,逾三成具大專或以上學歷。
警方數據顯示,2020年錄得15553宗騙案,損失金額合共35.5億港元,個案較2019年的8216宗,大幅多出7337宗(+89.3%)。而本年首2個月則錄得2673宗,與去年同期的2475宗,多出198宗(+8%),涉款近6億港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曾雅詩表示,相信騙案數字有所上升與疫情下市民多留在家中上網有關,騙徒亦大舉利用科技和網絡的便利來行騙,致各類型騙案於2020年全數錄得上升,包括增幅最嚴重的網上購物騙案6678宗(+204.4%)、電話騙案1193宗(+84.1%)、網上情緣騙案905宗(+52.4%),以及求職騙案、信用卡騙案及社交媒體騙案等。
電騙案女事主佔七成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莫子威表示,警方於4月13日至15日期間進行反電騙行動,拘捕11名本地人,包括6女5男,年齡介乎於21歲至77歲,涉及共16宗電騙案,受害人損失合共1.3億。當中14宗為假冒官員騙案,騙徒冒充內地執法人員,指受害人懷疑干犯刑事罪行,需調動銀行資金以供查證。
莫續指受害人有七成女性,三成男性;逾八成為本地人,不足兩成為非本地人,例如新來港人士;而受害人當中有超過三成具有大專或以上學歷,職業包括學生、專業人士及家庭主婦等,故認為案件與教育程度的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