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可以讓中學集中資源,提升校內資訊科技硬件設備。圖為萬鈞伯裘書院學生參加活動。
【大公報訊】記者黎慧怡報道:創科教育近年已成為教育界重點關注的方向。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政府將去年反響積極的「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推展至小學,實行「奇趣IT識多啲」計劃,未來三年向每所資助小學提供最高40萬元,用於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及應用的課外活動。有推行創科教育經驗豐富的中學校長表示,過往有學校礙於資源有限,無法系統普及STEM教育,上述計劃有助解決這個難題,推動創科基礎教育,有利於從小培養學生的STEM能力和思維。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以及萬鈞伯裘書院副校長歐海健昨日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均提到,上年12月學校已入紙申請「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的學校,近期已獲審批。金偉明表示,STEM教育推行多年,然而有部分學校礙於資源有限,無法聘請專業導師或購買相關硬件。計劃則可以讓中學集中資源,提升校內資訊科技硬件設備,以及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
金偉明透露,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以Computational Thinking(計算思維)為主題,透過課外活動形式進行編程有關活動。學校已向政府申請90萬元資助,共三期,每期惠及30名有興趣的學生。金校長指,一半資金將用於聘請校外IT方面的專業導師,另一半用於購置硬件,希望提升學生的編程能力,亦能從中鍛煉他們解難的思維模式,將複雜問題拆解成小問題去解決的能力。
萬鈞伯裘書院則以人工智能為主題參與「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第一期申請資助為15萬元,主要用於購買器材和推動AI有關的課外活動。歐海健指,以往大多有關創科項目都面對尖子生,而今次計劃將面向全體學生普及AI,讓學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課題,利用科技幫助弱勢社群。
增資源助添置硬件
今年財政預算案將「中學IT創新實驗室」延展至小學,以兩億元推出「奇趣IT識多啲」計劃,身兼香港電腦教育學會主席的金偉明表示十分支持,他認為創科能力和思維本應從小開始培養。長遠而言,他相信香港乃至世界將來都需要大量創科人才,他形容「要搵到人才,就要做大個餅」,因而創科的基礎教育十分重要。
金校長指,該校透過「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派駐有經驗的STEM老師進入不同的小學去輔導老師。他形容,香港教育多年來以考試為目標,飽受詬病,不考試就好少機會接觸STEM,現時有計劃資助,小學則有機會讓更多學生接觸STEM,學校STEM教育的氣氛更加濃厚。
歐海健表示,學校過往亦有到小學進行「Train the Trainer」輔導,如共同備課,製作教材。他亦認為創科能力應由小培養,在小學STEM教育可以幫學生打好基礎,上到中學則有望做到「無縫接合」。對於小學如何善用最高40萬元的「奇趣IT識多啲」資助,歐海健坦言添置硬件設備、購買專業服務等固然重要,學校亦更應該看重培養自己的老師,讓他們亦投入到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