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技園做二房東 助港企落戶福田\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湯嘉平

時間:2020-10-27 04:23:55來源:大公報

  本港近年創科發展迅速,但本地創科基建配套追不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透露,香港與深圳正商討在深圳福田保稅區租出部分用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做「二房東」管理,助本港初創公司落戶深圳,相信有助紓緩香港用地不足,並能幫助深圳以至整個大灣區提升優勢,達至共贏。薛永恆形容大灣區各城市是世界創新科技大賽的接力賽隊友,必須無縫合作、互相支持,才能取得最佳成績。「我們一定要有互利共贏的心態」,他說,深港強強聯手,「1+1一定大於2」。

  「我們必須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科局局長薛永恆深感中央給了香港清楚的方向,「讓我們知道未來在大灣區的合作、如何加強與深圳彼此間的相互支持,做得更好」。

  河套創科園4年後才可用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本港過去幾年的初創企業數目和就業人數都有了相當大的增幅,初創企業數目由1000多變成3000多,增長近三倍,就業人數增長五倍,勢頭非常好。政府現時在籌劃數碼港、科學園擴建,並展開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建造工程,不過最快要2024年才有樓宇落成。

  薛永恆透露,港深兩地正商討在河套創科園2024年投入服務前,在深圳福田保稅區劃出部分用地,由香港科技園做「二房東」,參與管理。「簡單說,就是借用他們的地方,讓我們香港的企業落戶」。

  他稱,福田保稅區現時已經開放部分大樓供香港創科企業落戶當地,但仍有不少港企由於對深圳及其他大灣區城市不熟悉,對返回大灣區發展有猶豫,「很多科研公司已經跟數碼港或香港科學園合作經年,習慣香港科學園的管理模式,如果去到那邊(福田)也是熟口熟面,相信會吸引他們『過河』」。

  深港強強聯手把握先機

  薛永恆強調,這種形式的合作可互利雙贏,一方面有助深圳吸納人才及企業,另一方面有助解決香港創科基建不足。「時間很重要,若等幾年後才有基建落成,可能會失了先機,所以我們要用好大灣區互相合作得到的基建支持,協助香港的創科公司盡早將科研產品推出市場。而且去到深圳,他們將更接近大灣區市場,對他們這也是個契機。」

  至於合作會否令香港人才流失,薛永恆認為,深港兩地各有優勢,香港企業在香港完成科研,能在一河之隔的深圳很快做出產品原型並量產,將會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佔有先機,最後大家都會有更大的得益,「我們一定要有互利雙贏的心態,否則香港會落後於內地」。他形容深港合作是強強聯手,「1+1一定大於2」,港人應摒除怕兩地融合會「掏空香港」的心魔。

  「大灣區城市之間不是競爭對手,我會形容我們是接力賽中同一個隊伍、國家大灣區隊的跑手」,薛永恆強調,創科發展是漫長的路途,大灣區城市各有優勢,香港的強項在「一頭一尾」,即基礎科研設計,以及產品完成後的推廣、會計及融資等專業服務,但中間環節則深圳、東莞等城市較有優勢,「我們要強強聯手,跑自己最擅長那一棒,才可以令我們國家在科技創新世界大賽中領先,在過程中我們要無縫交棒、相互支持,才能得到最佳成績,成為世界第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