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施政報告\土地共享項目需額外建千個單位\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時間:2019-10-18 04:23:22來源:大公報

  圖:黃偉綸透露未來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的規模會更大、程序會更快\大公報記者攝

  發展局將於下月公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框架,最快明年初接受申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透露計劃詳情稱,為提升計劃效益,計劃要求項目新增樓面面積不能少於五萬平方米,額外增加單位至少要有1000個。他又稱,未來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的規模會更大、程序會更快,棕地會是收地焦點,而當局暫時無意改變補償機制。他強調,當局不會針對土地擁有人而收地,收地安排是以規劃「行先」。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大篇幅着墨房屋及土地問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召開記者會,進一步闡述各項相關措施。黃偉綸解釋,「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指明,最少七成新增樓面需撥作政府發展公營房屋或「首置」,主要是參考公私營房屋七三比的策略目標,初步認為比例在財務上亦屬可行。至於發展商需負責基建,主要是政府預期相關建設並非大型工程,而當局暫未收到具體申請,故不打算現時為地價扣減額設定上限。

  無利益衝突人士審視申請

  就土地共享計劃中負責審視申請的顧問小組組成,成員會否與發展商關係千絲萬縷,黃偉綸透露,目前傾向邀請已退休、與發展商無利益關係的專業人士,或是土地政策相關學者參與,詳情會在11月26日諮詢立法會時公布。

  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將更積極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類私人用地發展公營房屋。黃偉綸稱,規劃署會優先檢視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的160公頃棕地,預期年底公布地皮位置,目標是明年中完成全部450公頃棕地研究。他強調,基於各種限制,若期望450公頃全部用作建公營房屋是「不切實際」。

  黃偉綸表示,政府過去一直有引用相關條例收地,但過去五年,用作公營房屋的項目僅得10個,涵蓋面積僅約13公頃,故今次政府的「最大分別」及「大膽地方」,是收地的速度及幅度。他又說,收回棕地作適合發展乃是社會共識,故日後的規劃會集中在棕地。政府收地前需要做詳細的研究及規劃,確立其公共用途,避免遭司法覆核,強調不會針對土地擁有人而收地,而是會規劃「行先」。

  繼續推展「明日大嶼」計劃

  他又說,收地賠償有既定機制,例如甲級農地的收地補償為每平方呎1390元,由於回收土地是用作公共用途,商業價值不高,目前收地補償價格已足夠,當局暫時無意改變補償機制以縮短發展時間。

  至於繼續推展「明日大嶼」,黃偉綸稱,參考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當年提出的「東大嶼都會」具有市民主體共識支持,強調政府從未放棄填海造地的選項,雖然預料未來幾個月財委會未必能通過「明日大嶼」撥款研究,但政府仍會進行更多溝通工作,讓他們了解項目是「為香港人而做」。他重申,撥款研究不是馬上填海,研究需時三至四年,溝通空間相當多,期望市民可客觀去探討。

  有關市建局未來角色問題,黃偉綸指出,市建局未來要處理的工作量會增加,如有一些大型重建項目,需要考慮是否撥出部分作資助房屋用途,但角色不會有太大轉變,不會變成類似房委會或房協的角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