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謝瑩瑩報道:自願醫保計劃(VHIS)第一批認可產品有望於明年四月推出,香港醫學會昨日公布2018年私家醫生收費調查,發現各類手術費用都上調,當中複雜、大型及中型手術費較四年前上升33%,均超過現時自願醫保的保障限額。醫學會建議政府及保險公司參考最新調查數據來調整醫保產品價格。
費用遠超保障限額
現時自願醫保對於雜難手術的保障限額為五萬元,大型手術為2.5萬元,中型為1.2萬元,小型為五千元。香港醫學會於去年七月至八月期間,進行第11次醫生收費調查,向5226位屬私人執業的醫生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雜難手術費用的中位數為八萬元,大型手術費用中位數為四萬元,中型手術費用中位數則為兩萬元,小型手術則為七千元。
普通科診金四年增兩成
調查又指出,去年普通科醫生一般診症收費中位數為300元,較2014年的250元上調20%,專科醫生收費中位數為800元,增加14%。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醫生表示,近年來,私家診所的人工及租金均有上漲,以他的診所為例,租金在過去三年增加20至30%,每月開支高達19萬元。
市民最關注的結腸鏡檢查及瘜肉切除手術,價格升幅亦較四年前上升28.5%,去年的價格中位數為九千元。林哲玄說,與手術成本增加有關,現時醫學發達,在進行手術時會引入先進儀器,如用熱鉗、熱鐵圈等手術工具切除瘜肉,一個即棄熱鉗成本為300至400元,用七、八個的話則要數千元。
至於最受女性歡迎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去年的注射費用為1800元,較2014年的1200元上升50%。香港醫學會前任會長蔡堅解釋,一是藥廠加價,而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女性來港注射,因此抬高市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