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優化個稅延攬國際人才 提升競爭力

時間:2025-03-11 05:02:37來源:大公报

  圖: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專家、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

  【大公報訊】記者王逍北京報道: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專家、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圓圖)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中央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的精神,要在堅持公平原則、兼顧效率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稅制創新、徵管升級和服務優化,尤其是站在吸引國際人才流入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高度,降低邊際稅率或出台針對性個稅優惠政策,使個人所得稅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張連起介紹,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七檔超額累進稅率,最高邊際稅率為45%,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相關國家相比,處於高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在我國,年收入超過人民幣96萬元以後,即適用45%的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這會影響中高收入群體的積極性,容易導致國際人才向低稅率地區遷移流失。同時,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最高稅率人群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佔比僅為4.5%,對整體稅收貢獻而言起到的作用較小。」

  張連起還認為,我國累進稅率還存在級數過多、級距過小的問題(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只規定了三到六級的超額累進稅率),不利於培育壯大中等收入階層。此外,個人所得稅中居民個人的認定標準不統一、不明確,導致個人所得稅的遵從成本較高,不利於提升我國高端緊缺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張連起建議,修訂完善個人所得稅法及徵管細則,將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降低至35%;減少級次、優化級距;在可行性地區內,複製深圳、海南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經驗,採用高端緊缺人才獎勵稅收返還的模式;細化電商平台等新業態勞務報酬和經營所得的徵管細則;進一步明確中國稅收居民身份的認定標準,增加稅收徵管確定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