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遇」

時間:2025-03-07 05:02:54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楊奕霞、丁春麗北京報道:「人工智能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遇,相信會有更多中國企業不斷創造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在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見圖)表示,海爾將致力於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數字經濟的領航者。周雲傑此次參會帶來了3份建議,均聚焦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涉及新型工業化、智慧住居、血液及血液製品等領域。

  每10件家電專利7件來自中國

  「科技創新是一個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在周雲傑看來,企業要走向世界,必須錨定科技創新這個基點,不斷「尋尖」「拔尖」,才能真正成為頂尖。海爾正是通過不斷地對標國際標準,持續創新,實現了突破。周雲傑用「堅守、創新、共贏」三個關鍵詞回顧了海爾全球化歷程,揭示了中國品牌贏得全球用戶認可的核心要素。

  周雲傑回憶說,在2014年國際電工委員會上,當海爾首次提出冰箱保鮮國際標準時,遭到了很多國家代表的反對,理由是中國企業不可能從0到1制定國際標準。海爾堅持自主創新,首創了控氧保鮮、磁控保鮮等技術,終於在2020年成功發布為國際標準,被英國、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目前,海爾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發中心,陸續推出了200多項創新性原創產品,牽頭制定了100多項國際標準,引領了全球家電行業的技術創新。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家電科技創新的佼佼者,全球每10件家電專利中就有7件來自中國。

  加快人AI發展 面臨三大挑戰

  出現了40次的「創新」,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個頗受關注的高頻詞。周雲傑表示,海爾將在產業技術突破上持續加快「人工智能+創新場景」的應用,加快完善智家大腦、天智工業大模型和盈康大腦三大垂域大模型,實現人工智能在多場景中的創新與應用。

  在周雲傑看來,人工智能當前在工業大模型的深度應用實踐中主要面臨三大挑戰:數據質量與語料庫構建的雙重瓶頸;場景適配與模型可靠性的雙重挑戰;轉型切點和話語體系的雙方錯位。

  周雲傑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夯實發展底座,發布國家級工業場景圖譜、語料庫和數據集。建議設立國家專項,加大力度推廣實施「一圖四清單」行動方案,為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應用提供堅實基礎。二是支持龍頭企業,示範工業大模型應用價值。三是建議對國家級雙跨平台企業出台專項財政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工業大模型與場景圖譜精準匹配的標準化、可復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人工智能服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