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營經濟闊步發展的進程中,國家政策的扶持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近年來,各項利好民營經濟的政策更以「組合拳」的形式接續推出。業界普遍認為,2023年堪稱「民營經濟政策年」,而2024年,則是政策擴展和推行的一年。因此,2025年的民企發展也更受矚目。
在中央層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加積極的方針政策。與此同時,《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台,迅速形成政策疊加效應。
國務院的「兩新」通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及促進創投發展的若干措施,都及時為新業態的發展添柴助薪。此外,各部委的配套政策也十分給力,發改委的外債新政、財政部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通知,也都收穫了市場的積極反響。
民營經濟促進法備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底,全國人大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此法兩次向社會徵求意見,充分反映了國家對這部法律的高度重視。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這部法律將以立法形式,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實踐做法確定下來,有助鞏固改革成果、改善營商環境、提振發展信心。\大公報記者張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