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在20世紀的大半時間裏,這條重要的國際水道都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1903年,美國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得了運河的開掘、運營以及駐軍權,直至20世紀末才將運河主權陸續還給巴拿馬。這段屈辱的歷史,在巴拿馬的民族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疤,也令巴拿馬政府對任何外部干預格外敏感。
從上月底開始,巴拿馬民眾就已多次走上街頭,抗議可能出現的「新干預」。有分析認為,美國若真想「重奪運河」,除非美國真的侵略巴拿馬。特朗普「奪河」的說法實際上是政治施壓手段,以迫使巴拿馬降低向美國船隻的收費,並配合美方完成移民管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