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深港跨境海島團 探秘沙頭角禁區

時間:2024-12-22 05:02:24來源:大公报

  圖:「邊境漫遊.深港沙頭角跨境海島遊」活動代表團踏上探索香港沙頭角禁區的特色之旅。

  近日,由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首次攜手深圳市鹽田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的「邊境漫遊.深港沙頭角跨境海島遊」首發團順利啟行,近30位文旅業界代表進入香港沙頭角禁區,並乘船前往鴨洲、吉澳、印洲塘和荔枝窩,深入了解地區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及旅遊發展潛力。

  據悉,這是內地旅行團首次進入香港沙頭角禁區及附近海島開展團體遊活動。香港文體旅局表示,將繼續推動沙頭角文化旅遊開發,研究推出更多促進兩地人員往來的便利措施。同時,鹽田區也計劃面向香港遊客打造鹽田精品線路首團,加大兩地遊客交流互鑒。\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深圳報道

  近年來,隨着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設的藍圖逐漸展開,沉寂多年的沙頭角禁區逐步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沙頭角及新界東北的旅遊發展亦迎來新機遇。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的「藍綠康樂生態圈」,深化與鹽田區的聯動,充分發揮兩地旅遊潛力和豐富歷史文化資源,開拓旅遊保育的新機遇,為這一地區注入蓬勃新動力。

  探訪香港沙頭角禁區,是一次穿越歷史與文化的旅程。代表團首站抵達沙頭角碼頭,碼頭初建於1960年代,重建於2004年,全長280米,是香港最長的碼頭之一。緊挨着碼頭的新樓街,是一座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建築群,展現了典型的廣式騎樓風格。得益於此處優越的水運條件,新樓街曾是沙頭角的商業和貿易樞紐,商舖雲集,提供糧油百貨等各類商品,成為當地經濟活動的中心地帶。在香港,這樣規模的騎樓建築群實屬罕見,因其深厚的歷史意義備受珍視,新樓街於2011年被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觀賞「鴨眼海蝕拱」地質奇觀

  沿着騎樓群走到盡頭,便是沙頭角的最東端「沙頭角之角」,這裏豎立着一塊標示經緯度的路牌,前方還有一塊刻着「日出沙頭 月懸海角」詩句的石碑。作為深港兩地的重要交通樞紐,沙頭角碼頭曾見證了無數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吸引代表團成員紛紛「打卡」留念。

  活動期間,代表團開啟了「海島之旅」,乘船前往鴨洲、吉澳,環遊印洲塘,並在荔枝窩停留,同時遊船還與深圳東部海岸休閒旅遊航線首航船舶在海上邂逅。代表團成員張女士表示,第一次到訪香港沙頭角禁區,乘船環遊印洲塘,登上鴨洲,觀賞了地質奇觀─鴨眼海蝕拱,感受到島上居民對於海洋的敬畏和依賴,印象非常深刻。

  在曾經繁榮一時的「吉祥之灣」─吉澳島,代表團深入了解了當地天后廟「外國門神」的故事、安龍太平清醮200多年前的歷史,而後沿着吉澳文化徑一路前行,攀上高棚頂;隨後繞行印塘六寶及印洲塘海岸公園,大家紛紛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不已。「此次活動恰逢其時,不僅率先探索了沙頭角禁區的旖旎風光和深厚文化遺產,更親身感受了『藍綠康樂生態圈』規劃的實踐魅力。」代表團成員孫女士說道。

  加大深港旅社合作 開展市場化運作

  為持續深化深港沙頭角跨境旅遊合作,深港雙方共同探討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的發展規劃和文旅新路徑,將進一步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低密度、高質量」原則,進一步深化禁區歷史文化元素,持續推動香港沙頭角的旅遊發展,為兩地遊客提供更豐富、更具深度的旅遊體驗。

  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計劃加大深港旅行社合作,進一步打磨該路線,開展市場化運作。同時持續深化鹽田區政府與香港文體旅遊局合作,面向香港遊客打造鹽田精品線路首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