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4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29日在廣東佛山舉行。/ 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2024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29日在廣東佛山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州中醫藥大學、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澳門社會科學學會主辦,吸引來自粵港澳三地學者、業界人士等出席。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表示,廣中醫將為大灣區培育更多熟知中西醫的中醫藥人才。有專家指出,香港可在開展中醫藥領域的數據中心建設和研究方面發揮作用,或探索建立「治未病中心」,進一步拓展中醫藥的應用領域。相信隨着香港首家中醫醫院明年建成,在粵港澳三方協作下,大灣區的中醫藥產業必將取得更大的突破。/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佛山報道
本次研討會主題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國際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佛山市副市長文曦在致辭中介紹,佛山通過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產業鏈的培育和招商引資,逐步形成了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化學藥為基礎,生物藥創新藥為重點,高端醫療裝備為後發的產業格局。文曦表示,佛山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合作,持續探索運用現代技術和產業模式,加快中醫藥發展。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長關鋒表示,澳門近年着力實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動包括中醫藥大健康在內的重點產業發展。澳門的大健康產業未來方向應是以中醫藥和人類生命周期健康為主軸,形成一系列產品與服務的相關經濟活動,與澳門的旅遊產業產生協同效應,逐步在醫療康養、健康養老、醫療旅遊、健康體育等行業開拓發展空間。
廣中醫為港育專才3000餘名
作為粵港澳地區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搖籃,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表示,廣中醫將積極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需求,為大灣區培育更多熟知中西醫的中醫藥人才,助推中醫藥走向世界。他認為,廣東與香港和澳門的中醫藥產業共同合作,才能加快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
記者了解到,廣中醫已累計為香港培育了3000餘名中醫藥本碩博人才。廣中醫亦從課程設置、講授到臨床實習給予香港高校全方位支持,多年來派大量教職人員前往香港幫助創建學院並授課,附屬醫院接受港澳學生實習,為香港中西醫協作人才培育提供了大力支持。
廣州中醫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孫曉生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良好的中醫藥民眾基礎,廣東在中醫藥產業方面更是走在全國前列,無論是中藥企業數量、中藥上市企業數量,還是中藥消費市場規模,均位居全國第一。雖然香港第一家中醫院預計要到明年才成立,但香港可以在開展中醫藥領域的數據中心建設和研究方面發揮作用。他設想,未來香港適合建立「治未病中心」,進一步拓展中醫藥的應用領域。此外,粵港澳月子中心已發展為重要產業,而中醫藥能為孕產期孕婦保健提供獨特支持。
粵港聯手開展培訓中醫計劃
據了解,目前廣東共有中醫醫療機構2.4萬個。廣東和香港已經開展「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和「大灣區進階中醫臨床培訓計劃」兩個合作項目聯手培訓中西醫協作的中醫人才。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李宜航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開放窗口,在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中肩負重任。他希望透過此次研討會的交流碰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文化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