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炒作中國「產能過剩」 暗藏遏華陰謀

時間:2024-04-27 04:03:15來源:大公报

  圖:25日,參觀者在北京車展上參觀電動汽車換電站演示。/新華社

  近期,西方一些國家政界和媒體上泛起「中國低價新能源產品衝擊世界市場」、「中國重演產能過剩」等陳詞濫調,試圖影響全球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央視財經頻道最新播出專題節目——《「產能過剩」老調重彈背後的真相》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製造國,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產能是推動綠色發展亟需的先進產能,而不是過剩產能。該論調本質上是抹黑和打壓中國經濟的又一政治工具,凸顯西方國家在相關行業的國際競爭中的頹勢和無力感,藏身這種誹謗背後的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害人害己,最終導致全球貿易受到阻礙,損害的是各國的共同利益。/大公報記者 王珏北京報道

  真相一

  假過剩與真短缺 電能車供不應求

  在關於中國產能是否過剩的討論中,美西方常常將「產能過剩」定義為超過國內需求的生產能力。專家認為,這一說法顯然違背經濟學常識,需要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指出,當前中國在綠色新能源相關的新興產業都不存在所謂過剩。中國的綠色低碳產能,既與國內的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匹配,也是國際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持續增長的結果。可以說,新興產業領域綠色低碳類的產品,現在非但不是過剩,而且供給還有短缺。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分別是2022年的4.5倍和4倍。換句話說,當前新能源產品不是產能過剩,而恰恰是遠未滿足市場需求。

  央視財經評論員楊富江注意到,在動力電池競爭力較強的長三角地區,產業完整度接近97%。在這種產業鏈的集聚效應下,中國從第一輛新能源車到第一千萬輛新能源車用了27年,但是從第一千萬輛新能源車到2000萬輛新能源車只用了17個月。完善的產供鏈體系、不斷的科技創新,疊加充分的市場競爭,共同鍛造了中國先進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力。他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適度的供大於需,有利於促進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舉措不但不會讓實施者受益,更會拖累全球綠色發展的步伐。

  真相二

  假公正與真雙標 美補貼違世貿規定

  在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的時候,美國口口聲聲追求公平競爭,但自身的做法卻完全跟公平不沾邊。

  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存在的所謂「不公平經濟行為」發起301調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魏亮表示,美國動輒對他國發起的301調查,是典型的美國感冒,逼別人吃藥的損招。301條款是一種經濟霸凌行為,是美國單邊執行的自己發起、自己調查、自己裁判、自己執行的邏輯,影響甚至擾亂了國際貿易秩序,只能換來國際公憤。

  2022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通脹削減法案》,宣布將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補貼,以支持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其中多達9項稅收優惠是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條件。魏亮認為,這個法案具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直接違反了世界貿易原則,其目的是從多角度維護美國的利益。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用「達則自由貿易、窮則產能過剩」概括美國這種雙標行為:當美國在自己產業很強的時候,就會主張自由貿易;但當產業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強調是別人有問題。美國為了獲取競爭優勢,補貼自己的時候從不手軟。《通脹削減法案》對符合專設條件的電動車補貼就高達7500美元。這有利於美國的清潔能源轉型,但因其歧視性飽受爭議,遭到歐盟、日本和韓國的猛烈抨擊,認為法案有違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

  真相三

  假藉口與真問題 美掄大棒霸道橫行

  「實現貿易平衡」,是美西方一些國家渲染「產能過剩」論調時經常用到的說法,特別是美國近年來經貿領域接二連三對華施壓,將正常的貿易和投資活動曲解為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和企業利益,事實上是將自身產業問題歸咎於中國、並遏制中國發展的藉口。

  4月17日,美國白宮發布消息,指責中國「不公平做法」,宣布計劃針對中國鋼鋁產品採取新的限制措施,包括將對中國鋼鋁產品的301關稅提高至現有水平的3倍,並與鄰國合作防止中國鋼鋁產品間接出口美國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出,中國鋼鋁產品並未損害美國產業利益,中國鋼鐵僅佔美國進口的2%和消費的0.6%。而美國鋼鐵行業多年前就因過度保護而喪失競爭優勢。可見,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價格低廉壓制了美國產品的說法,不過是美方遏制中國發展勢頭的一個藉口,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維的產物。他指出,從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用盡所有手段在經貿領域對中國進行打壓,最主要目的是維護美國霸權,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追趕的勢頭。其次,當前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仍然脆弱,這種壓力使得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衝動增加,這需要全世界正視。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也指出,美國一直以貿易之名搞政治操弄,貿易大棒揮舞了五十年,但並未達到他想要振興製造業的目標,反而這五十年裏,美國製造業逐漸空心化,可見靠大棒砸不出製造業復甦。他說,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以「新三樣」為代表的中國製造出海,不僅惠及自身,也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注入更多更強動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